昆明被围,一时无法破城,吴应熊在马宝的监视下不敢离营寸步。
无事,吴应熊漫步军营观看关宁军练兵。
猛见一白鸽向大营飞来,心中大喜,疾步回营。
果然,和他一同回营的刘二手拿信鸽走来“二护法,飞鸽传书询问建造酒楼的方案。”
吴应熊接过信鸽,四处看看低声“回营帐再说。”
大帐中坐下,吴应熊低头沉思想起以前看过的张国荣主演的电影《满汉全席》,急忙“去信给杨溢之,命他在东北寻找几位擅长满宴的厨师送到北京、扬州、苏州、武汉,,,,让高度在北京扬州、苏州、武汉等地同时开办酒楼,招募汉厨,取名满汉全席大酒楼,,,把满宴和汉宴结合起来创出满汉全席,,,”
刘二喃喃念叨满汉全席,有些迷茫,但还是起笔写信绑在信鸽脚上送了出去。
吴应熊见信鸽飞走心中暗想;满汉全席起自努尔哈赤的,因努尔哈赤的旨谕,使得大批从关内迁此的汉人与满人长期和睦相处,这不仅有益于生产的发展,也把关内的饮食习俗和制食技艺传播过来,无形中使满、汉民间的烹调互相影响和促进。也由于满、汉官员之间的和睦共事,不仅有益于政权的巩固,在饮食习俗上也会互相影响,满、汉官府之间的烹饪技艺有了广泛交流的机会,为满族烹饪更多地吸取汉族烹饪的特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乾隆是满汉全席的倡导者,传到几百年后满汉全席,,,如今叫高度开办满汉全席,,,嘿嘿,,,高度之名怕是要流传千古了。
想到此处吴应熊瞪着迷茫的刘二得意的嘿嘿直笑,弄的旁边刘二看他满脸奸笑,汗水满身捂着屁股暗想“门主不会是有断袖之癖吧?”
,,,,,
东北上京一家名为“同济堂”的药店后院,杨溢之看着手中的飞鸽传书,嘀咕“师兄鬼主意蛮多的吗?满汉全席,满汉全席,,这名字听起来就很吸引人,,,,等酒楼建好了,,,我定要拉着暴龙组二十人回去尝尝这满汉全席比其他宴席有何不同之处!”
上京同济堂一个月前开办,上京人只知道同济堂什么药材都有得卖,但无人知道老板是谁,唯一管事的大掌柜姓王名百药,今年六十多岁,原是山西一位出了名的郎中来上京落户数十余栽,精通各种药材,医术高明,据说此人门生许多都是当朝御医,手下未出师的徒弟也不是平常郎中可比,为医学界翘楚,各地来求医的人络绎不绝,人老了本是闲置在家,求医者早已大都由徒弟医治,一个月前,王老家来了一位年轻客人,出手阔绰,无人知道姓名,第二天上京城便传出新开一家药材店,名为同济堂,王老任同济堂大掌柜,手下十多个徒弟俱都入住同济堂行医。
众人以为王老不甘寂寞在家闲置,重出江湖行医,俱都大喜,许多得到消息和王老交情不浅的郎中俱都前来道贺。
经众郎中道贺之下,王老声明同济堂另有主人,自己也只是做个掌柜,帮着管理同济堂。
众郎中大惊,不明何人有此能力可以请动多名弟子为御医的王老,询问之下,王老微笑摇头不说很是神秘的样子;一时间,上京大街小巷俱都传说同济堂幕后的神秘老板,搞得上京从得王老救命的知府也来过问此事,王老正踌躇要不要告诉知府老板是谁时,从后院出来一大汉,甩手丢给上京知府一块令牌,令牌上隐隐写着“和硕公主亲卫”的字样,知府手握令牌如握烫手山芋,幸得王老打圆场,知府这才满头大汗把令牌递过去,行了一礼灰溜溜的走了。
知府回去后生怕自己举动得罪当朝公主,暗中命令衙役时常去同济堂门外守护。
外人虽然不明所以,但见知府也碰一鼻子灰走了,而同济堂门外又经常有衙役守护,俱都猜想这同济堂的幕后老板定时朝中重臣,说不定是哪个亲王什么的,至此无人胆敢去同济堂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