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城的战斗虽然结束了,但战争还没有结束。
帅府内,打了大胜仗的各级将领们脸上并没有太多的笑容!
因为俘虏太多了!
以往的战斗都是打跑敌军,要是有俘获就和战神白起一样,直接坑杀。
这一次的俘获虽没有承诺不坑杀俘虏,不屠戮百姓,但麃公以往战绩中从无此行径。
李信进城后就翻阅了很多卷城的资料,以现在的生产力计算,卷城和安城的粮食产量可以养活十万人。但是现在两城的百姓和俘虏合计十三万之多。
如果再算上至少两万驻守卷城的秦军,那就是十五万之多。这样每年也就会有五万人的粮食缺口。
麃公的裨将谋士们讨论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坑杀或者全部送去北面修长城,但都没得到麃公的回应
李信知道,秦灭六国当时的总人口也就五百多万,这五万人就已经是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了!要杀了这五万人,再找五万青壮,可不是十年就能有的。
李信估算了下,秦军的粮草让麃公解决,安城和卷城的百姓自己自足。那么魏军在卷城留下的粮草够五万人消耗大半年。李信想要保住这五万人。
这并不是李信要圣母婊!虽然现在养不活那么多人,但不代表经过一定时间努力后,养不活。他不想那么快放弃,总要尝试一下,才知道结果。
大半年的时间不可能提高太多的生产力,但是通过其他方面还是能养活这多出来的人的。
李信找到了麃公,建议麃公向大王将尚水,安城,卷城三地设为郡,然后麃公任郡守,让熊齿担任县令。
麃公目前在大家看来还是中立派系的将领,所以郡守之位必定无人反驳。将自己的功劳全部算在小舅子哪里,熊齿捞个县令当当是肯定没问题的。
不要小看秦国的县令,相当于行政区域的最高行政职位了,郡守则是军事职位。
麃公欣然同意,反正他不想管军事以外的事,虽然李信只表现了兵法上的天赋,但是麃公相信他的内政肯定不会太差。
能多三城的领地,又不用管事,这样的卖卖一点都不亏。
麃公决定亲自回咸阳复命,卷城军事就交给了墙和辉两位将军主持,内政就暂时交给了李信。
为了减少卷城的压力,麃公将一万八千受轻伤的士卒安排送回尚水调养,再调了两万士卒回尚水,还带走了第五军一万五千新兵,让他们回蓝田继续训练。
这一下就调走了五万多人,卷城的守军只留下三万。
李信找到小舅子,并将一小块竹简交给对方:“熊齿,你骑马速回咸阳,让你父亲务必要配合麃公,拿下尚水,安城,卷城三地的郡守之位,同时你要成为这三地的县令。”
熊齿一脸茫然,自己过来送个信,跟着东跑西跑怎么就变成自己要做这三地的县令了?
小舅子疑惑的问:“姐夫,你能和我说清楚点么?”
李信:“你就说你想不想当这县令?”
小舅子:“想是想,就是我也不会啊!”
李信:“你要能当上,后面不还有我么?快去吧!越快越好!记得帮我和你姐问好。”
小舅子答应了一句,就骑上李信给他准备的快马,朝着咸阳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