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咸阳。
秦国位于中原五国最西边,土地比较贫瘠,时常被人称为蛮夷之地,历史上,秦国的先王是替商皇帝养马的马官,后来因为养马有功才被封了地。
这段也算是秦国的黑历史了,就算大明第一任大王朱元璋是乞丐乞丐出生,可能从乞丐当上大王各国诸侯心中只有佩服,秦国养马起家,格调多少低了点。
对此,大明境内还写了一本《戏游记》的小说,里面有一段就是调侃秦王先祖养马的剧情。
但是不管怎么样,现在的大秦是中原无法忽视的强大军事集团,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重用商鞅改革,在上一次诸侯混战中一口气灭了六个国家,成为五国之一!
秦武卒的威名借此传遍天下,军事实力能和最强的大唐分庭抗礼,甚至还略胜一筹。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大秦风起,天下都要暂避锋芒!
秦王嬴政端坐在大殿之上,仔细端详李斯呈上来的国书。
台阶之下,文武百官静待左右,不敢出一言惊动,秦国的杀伐之气很重,秦王更是如此,不威自怒,大臣对于嬴政是又敬又怕。
良久,嬴政的满意的声调响彻整个大殿:“嗯,好啊,好!”
秦国的文武百官猜到应该是两位派出去的皇子有消息传回来了。
和明国的臣子一样,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或者猜到两个皇子外出寻求物资交易。
但是两个皇子同时出国门,他们也隐隐感觉到有大事要发生,现在嬴政拿着八百里加急的奏章喜笑颜开,一准是皇子的差事办的好。
商鞅和李斯两人都是文臣领军人物,自然知道其中的内幕,齐声恭喜道:“大王洪福齐天,天佑我大秦!”
众臣子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嬴政也不卖关子了,将手里的国书一扬:“李斯,你和他们说说吧。”
“是,大王。”
李斯恭敬的朝嬴政行了一礼,然后转头向那些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的大臣说:“前些日子,大王派扶苏公子和胡亥公子分别出使明国和唐国。”
“目的是交换我大秦所需的物资,以备和北面的匈奴决战!”
这下,台下的大臣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也都理解为什么嬴政要秘密进行这件事情了。
此时正是和匈奴决战之际,外敌环伺,秦国想要和明国还有唐国达成协议,必然会引起匈奴或者别的国家不满,到时候肯定会派人前来阻挠,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这么说,是扶苏公子和唐国那边的事情有进展了。”
“是啊,扶苏公子才情绝佳,又待人宽厚,他去唐国能取得成果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若是能和唐国交换陌刀,我大秦的军备好起来,那匈奴定然不是我大秦的对手!”
“扶苏公子可真是立大功了!”
大臣们议论纷纷,都下意识的认为是扶苏和唐国的事情有进展,完全没把胡亥放在心上。
他们很多都是扶苏派系的人,不管多肉麻的话也能说得出。
胡亥也有自己的派系,但大多是太监,少数朝堂派的人根本不敢出言反对,胡亥是什么样子,扶苏派的人不知道,他们还能不知道吗?
他们之所以跟着胡亥,完全是因为嬴政喜欢胡亥,所谓富贵险中求,他们愿意赌一把。
而且扶苏公子宽厚,就算自己政治斗争失败了,也不会处死,所以他们就更放心大胆了。
李斯看着朝堂上大臣的模样,不动神色地继续说:“三天前,胡亥公子就和明国的人谈好了合约。我们出马匹和马匹三宝,大明出绣春刀和盔甲,下面是大概交换的数目。”
李斯将两国交换的数目简单说了一遍,大臣们纷纷松了口气。
刚才听到是胡亥和明国的外交出了成果,他们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此时一听合约内容,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
原来是和明国签订了这么亏本的合约,难怪先扶苏公子一步回来了。
随行的赵高是干什么吃的,收了多少贿赂,居然敢把这么亏本的合约拿回来!
扶苏派的人顿时精神起来,迫不及待地上奏。
“大王,赵高此人蒙蔽胡亥公子,不知收了明国多少贿赂,居然签如此丧权辱国之合约,简直该杀!臣要参他!”
“臣附议!这个赵高,简直昏庸到了极点,臣算了一下,这笔交易,我大秦至少要亏损两百万两银子!”
“两百万两?这个该死地赵高到底吃了多少贿赂!臣建议,等赵高一回来就斩立决!”
天晴了,雨停了,扶苏派系地大臣觉得自己又行了。
他们不敢参胡亥,这会引起嬴政的不满,只能把眼光投向胡亥的党羽。
现在明面上,胡亥最大的党羽就是赵高这个大太监,只要能斗倒赵高,胡亥就不值一提。
“肃静!我还没说完呢,你们吵吵什么?”
李斯看到嬴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心知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于是开口责骂,恢复了正常的秩序。
“除此之外,胡亥公子还和明国达成了约定,用开放食盐的贸易换取明国一千杆火铳!”
听闻此言,整个大殿都安静下来。
扶苏派的官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千杆火铳?
胡亥派的官员也不可思议,胡亥?赵高?就这两人不把国卖了就不错了,还能换来一千杆火铳?
那可是火铳啊!
已经有人开始畅想这是假消息,胡亥和赵高回来之后被嬴政处死的场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