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因恶积,鞑子疯狂的残暴行事,终为他们带来身死之祸。
不管是隶属于王郡都督府的黑甲军,还是隶属于荒郡都督府的健翎军,虽然并非全部兵力,过来的只有大概千余骑,在秦氏九庶商庶坤卫郎卫尉及卫射与姬氏地德姬老癸姬子协助下对鞑子开始展开疯狂的报复。
莫日根收到军情禀报,这位謌克草原上广为传诵箭发超群勇武桀骜的王爷,第一条军令并非出兵应战,而是下令四部,缩短与中军之间的距离,从五十里,缩短至三十里,这也亏得是在神雀北境,一望无际无山无丘,不然十万大军只能挤成一团。
鞑子与王郡黑甲军及荒郡健翎军之间展开厮杀,黑甲军与健翎军尽管相距将近百里,却仿似达成某种约定。
不管是鞑子前锋部,还是左、右两翼,甚至是后军,只要有一骑距离本帐大军超出二十里,便将其灭杀。但有一庄、一寨、一落遭到鞑子祸害,两军必杀入鞑子军中,肆意冲杀一番,方才离去。
黑甲军、健翎军的骁勇强悍令鞑子为之侧目,不管是鞑子青壮部众还是亲卫精锐与两军交战皆是有去无回,接连多次对战,鞑子彻底被打怕,心生畏惧,各小帐主宁愿以截获而得的财货贿赂自己的帐主也不愿成为三骑出阵巡探,更不愿迎战两军。
莫日根唯恐这股怯敌畏战情绪影响战事,更担心黑甲、健翎两军借机袭营,两军无匹的战力,让莫日根自己的内心也涌现出深深的畏惧与无力。
鞑子中军中庞大车架上的老者被莫日根请动,前去应对黑甲、健翎两军,既然心生涟漪,灭了它,惊怕恐惧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两位老者离去,莫日根便令大军原地扎营,直到第四日两位老者方才返回。
皮袍子破烂不堪,已被冻成血色冰袍,一位身上有七个圆洞,另一位浑身皮肉翻开露着白骨,鲜血凝固成血痂,境况甚是凄惨。
“下令大军,再不可杀掠周边夏族族人,安心行军。”两位老者交代过莫日根便径自返回各自车架。
莫日根严令各部不得劫掠,并将心腹亲信派往其他四部,盯紧几位领军王爷与万夫长不可再肆意行事以误大事。
鞑子不再任意杀戮劫掠,黑甲、健翎两军也不再对鞑子出手,不过却始终就在鞑子两翼外三十里行军与鞑子是如影随形,三方各行其是相安无事。
如此,直至鞑子大军走过王郡幽谷州、荒郡五羊州抵达羽谷关下,再无战事发生。
看着鞑子大军走出州境,黑甲军与健翎军这才相遇,却也是彼此行以战礼,两军率兵离去,秦氏九庶商庶坤卫郎带卫尉及卫射与姬氏地德姬老癸姬子及十二姬族子却留了下来监察鞑子以防危害族民。
羽谷关
自王荒两郡交界若去京城,只有两条路可选,其一自渡口乘坐舟船顺人河而下,自荒郡入京邑;其二便是过羽谷关入京邑地界。东侧燕山山脉虽不如君山山脉山势那般险峻高耸奇峰突起剑锋千仞,却也是层峦叠嶂连绵起伏。
羽谷关位于京邑、王郡、荒郡三界之地,于人河与燕山山脉西间平地上拔地而起,是京城防御北方之敌最后一道关隘。军关以一主关四瓮关城组成,关墙及其他建筑皆是以石条垒起而成,四座瓮关城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分布主关西北、东北两侧,以关墙相连,若振翅之鸾,凹型护城河居于五关北关墙前。
护城河宽十二丈,河水虽来自人河,却并不与人河相连,流入燕山山脉内,却于最东侧瓮关城东墙而止,两侧连接皆是深埋将近十余丈地下。
主关关墙高九丈、厚六丈,长达一千七百余丈,关墙中部位置向北凸出一瓮城,瓮城呈半月状,高八丈、厚三丈,最长约八百丈,南北相距近三千丈。北关门由一关门与两耳门组成,主门高三丈、宽两丈、厚十六寸,主关门并非两扇而是整体以炼金锻造,以关内机括控制自地下升起,两耳门位于瓮城东、西两侧,高两丈、宽一丈、厚十寸,两门皆为整块炼金板,以机括控制自南侧关墙内出。在外凸半月瓮城东西两侧各六百丈的位置,有两吊楼,楼内开有门洞,门的规制与瓮城主门一致,吊桥则是自护城河河水内出现,两者皆以吊楼内机括室机括控制。
整个北关关墙每三百丈便有一条梯道,整个北关墙共有八条梯道,关墙战道之上,只有三座角楼,但箭楼却是每十丈一座,箭楼有三层,可容百余人。关墙女儿墙上开凿有矩谍,关墙战兵道南侧将近半丈凹陷,凹陷高度达到半丈,用以向下开凿出长一丈、高一丈、深三丈的耳洞。南侧每隔五丈,便有一座两丈见方向南倾斜的阔台,阔台比女儿墙高出半丈,并非是以石条堆砌,而是以炼金混合英木做成。
关内,关墙后方相距三丈位置,鳞次栉比是无数长、宽皆在两丈的高台,高台四周亦修建有女儿墙,特殊再于女儿墙的高度比之正常高度高出将近两倍,垛口的间距缩小到十寸。
四座瓮关城分列主关两侧,整体呈弧形,四座瓮关城长宽皆八百丈,关墙高八丈、厚六丈,仅南侧留有一关门高三丈、宽三丈、厚五寸,关墙之上与主关格局一半无二,只是在瓮关城中央位置,却有一座近百丈见方的高台,东、西、南皆有高出两倍的女儿墙,唯有北侧是留下九寸宽的凹槽。
羽谷关防御重点方向为北方,南关并无瓮城,也无其他军事建筑,却有六个宽大的城门,高五丈、宽六丈。
昌晟皇虽名为羽谷关都督府左都督,然实际指挥作战的为羽谷关都指营营正五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前朝太国公左国士周惑后人周斌安,都督府右都督中极殿大学士徐向召实际则是协调保障关内大军所需。
莫日根所领鞑子距羽谷一千里,便进入羽谷关斥候的探查范围,军情是每两个时辰一报,身为都指营营正,指挥羽谷关迎战之人,周斌安对于鞑子,起初还是有相当的戒备。
王郡黑甲军、荒郡健翎军与鞑子两翼之间的诡异情况同样也被斥候当作军情发回军关,普通斥候不清楚这两支军伍的情况,身为神雀王朝做高军事机构的都督之一,周斌安再清楚不过,黑甲军隶属王郡都督府,看似为神雀王郡军伍,实则却是王郡秦氏放在明面上的力量,属于听调掉不听宣的存在,健翎军也是如此,以他所知,两军战力只是比郡州都指兵马高上一筹,与五大营及禁军相当。
秦氏九庶及姬氏地的德的人马,都是先天武者,斥候又如何探知,自然在军情抵报中也就没有。
五军都督府辖下天字营六司兵马,其中两司为骑兵留于主关关内,两司步卒被分至四瓮关,留下两司兵马以做预备。边军营三司兵马,擅射者将近两司军兵,被分散至各个箭楼,其余兵马均布防在主关瓮城之上。神机营教习司及司下军兵,则成为防守军关的神机士另有京邑都指两卫近八千兵马供其驱使。
红禁司、黑禁卫、黄禁所两万余兵力,名义上是守护昌晟皇,实则是昌晟皇为周斌安着想,让他有能够直接调动的兵力。
京邑都指兵马以及母郡、理郡、氏郡、药郡都指兵马,合共六万兵马,京邑都指两卫兵马调归神机营,两万兵马直接归周营正辖制用以防护主关北关墙,剩下兵马全部于关内扎营,待令行事。
至于其他的亲兵、传令、旗兵,完全由右军都督府的府兵充任。
黑甲、健翎撤回,鞑子抵达羽谷关。
鞑子前锋增至两万骑,达羽谷关北三十里处,莫日根中军与前锋相距五十里。
羽谷关,军议厅。
羽谷关右都督徐向召、都指营营正周斌安、监事王伟、文典潘伟权、军典郭盛以及各司司正,关墙值守长列席厅内。
“老夫虽身兼这羽谷关右都督,对军伍之事却是一知半解知之甚少,周都督身为右军都督,当世军事大家,也就不班门弄斧,以免贻笑大方。”徐学士朗声笑着说道。
“末将遵听都督军令。”徐向召身为学士,不对羽谷战事有只言片语,一副完全交由周都督的架势,厅内其他众人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