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朝廷,朝廷要是靠得住,天底下就没有乞丐了。”那老者说道:“圣上的本意当然是好的,主持编纂的解大人当然也是好的,可事情到了下面的官员那里就没那么好了。说是只借去抄录,可底下的官员可不会听从。”
“老朽有一个朋友,家里藏了一本《今文尚书》,是从汉代传下来的,篇目比当前的《今文尚书》还要多五篇。”
“老朽这个朋友听说朝廷要编纂《大明大典》,以为是天下之盛事,所以将这本珍藏一辈子,家传数代的书献了上去。看到这书,那管事的官员倒是十分高兴,连连夸赞我的朋友,还当场按照朝廷的规定给了我的朋友整整三十块银元。”
“老朽这朋友拿了银元就回去了,逢人说朝廷真是不错。可没过几天,他将抄录完毕的书拿回来后,翻了几页,发现绝对不是他家传的那本书,被掉包了!”
说到这里,老人的神情更加气愤,声音更加低沉,继续说道:“老朽这朋友马上去找当初收了他书,又还给他书的官员理论,可这时那官员就不像当初好说话了,两眼一翻说道:‘你当初送来的就是这一本,怎么现在不是了?再说,若不是,你从我这里接过书的时候为何不说,非得又跑来一趟?我看你就是想讹钱!你这么大年纪,我也不说不好听的了,赶快走,不然我就让差人赶人了!’老朽的朋友想再理论,就见到那官员招呼差人,两个差役手里拿着大棒子就走过来,我的朋友只能走了。”
“老朽这朋友为人方正,岂会为了钱做这样的事情!可怜他对家传的《今文尚书》极其珍视,即使考了一辈子科举没能考中,家里十分穷困,也没想过买了家传的藏书,却不想被这个无良的官员骗走了。”
“听说此事后,老朽的另外一个家有珍贵藏书之朋友原本打算将家里的书拿出来,也不敢了。天底下这么多官员,难保别的地方没有这样的;若是许多人都因为朋友的藏书被偷梁换柱而不将自家的藏书拿出来,或自己拿出一本藏书被官员贪墨不将其它的藏书拿出来,史馆岂能尽有天下的书籍?”
“你说的这可是真的?”允熥目光紧盯着他,出言道。书铺内只有他们几个,非常安静,他当然也听到了老人的话。
“怎么不真?若老朽说的是假话,让我断子绝孙!”这老人叫道。
允熥仔细看了他几眼,觉得他应该没有说假话,说道:“若是真的,这官员真是无耻!”
“就是,这个官员真无耻!”文圻也说道。
“这位官人,”老人又对允熥说道:“您家里也肯定不是平常人家,多半是勋贵。老朽瞧着官人颇有正气,有个冒昧的请求:求您帮忙将这本书找回来。若是您能将这本书找回来,老朽代朋友感激不尽。”
‘你放心,若是你说的是实话,这本书我一定给你的朋友找回来!”允熥沉声说道。
“那就多谢官人了!”老人马上说道,同时心下暗喜:‘今日算是猜对了。’
老人之所以与允熥等人说这番话,就是为了最后这个请求。他在文圻和朱褆在侍卫的护卫下走进来后就打量他们是什么人,后来允熥来了更认真观察。他观察了好一会儿,觉得允熥等人说话不像是文官,可出门还带着护卫,家里定然十分富贵。猜测多半是勋贵,还是十分有权势的勋贵,至少也得是当年洪武年间加封的公侯人家。
他又继续打量,觉得允熥看起来还算正派,决定向他求救帮忙找回朋友的古籍。他当然想过人家不帮忙的可能,但反正他与朋友已经山穷水尽找不到其他任何办法将古籍要回来,就算被拒绝也没什么损失。
当然,即使如此,直接求救也是不成的,他正琢磨如何开口引起话头,就听到文圻说‘天下的书籍史馆都有’,忍不住插了句话,之后顺势求救,竟然成了。
允熥摆摆手示意老人不必多谢。他是大明的皇帝,治下发生这样的事情,又被他知道了,当然要管;而且,他之所以答应帮忙,更是因为这个官员的做法影响了他尽将天下之书纳入手中编纂《大明大典》的想法令他十分生气,也不仅是为这个老人出头,这事又本就是他的属下犯了错,他不愿接受老人的道谢。不过这话就没必要与老人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