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军队!”巴尔迪更加惊讶:“我知道明国的军队很多,在看过克拉维约写的日记后,知道他们算上调动的属国军队,能够出动八十万大军打仗,可见他们至少拥有军队一百万人。可明国这么大,就将其中的26.88万人放在首都?”
“首先,我要纠正你一个问题。明国的军队并不全是常备军。明国拥有四百多个卫,其中常备军只有四十多个卫,占总卫数的十分之一。不过常备军卫的兵力较多,每个卫拥有11200名士兵,所以总兵力占到全部军队的五分之一。”
“哦,我刚才算错了。明国首都附近的四十八个卫中有十二个是常备军卫,这样算下来,满编状态下总兵力应当是33.6万人。”
“至于其余的不到四百个卫,明国采用的是一种很特殊的征兵模式。这四百个卫的士兵是由选定的一些公民来担任,而且是世代担任,类似于罗马共和国时的义务兵役制,但并不是所有公民都要承担义务兵役,只有一部分公民。”吉哈诺又道。
“那这些承担义务兵役的公民有什么好处么?”吉尔贝蒂忽然问道。
“他们不需要承担税赋,而且每次打仗都能带战利品回来。”吉哈诺回答。
吉尔贝蒂没有再说话,只是摇了摇头。他虽然是以雕塑出名,但是富裕阶层出身,也曾经上过大学,选修过历史与哲学,而欧洲历史不论哪国绕不过的一部分就是古代罗马。大学的教授都认为随着国家的领土越来越大,义务兵役制这种制度是不能长久的;可不实行义务兵役制,失去土地的公民又会沦为城市贫民,而且拒绝当兵,只靠元老院选举时的贿赂(元老购买选票)为生,导致军队以野蛮人为主,最后国家仍然维持不下去。
他不太清楚明国的政治体制,据说与欧洲差别很大。但人性是相通的,这种小范围的义务兵役制早晚也会维持不下去。
但这与他也没什么关系。据说明国才建立不到五十年,军制崩溃还早,他只是来东方为明国的皇帝雕刻雕塑的,政治上的事情还是不要多嘴了。
巴尔迪却没有想那么多。与吉尔贝蒂相比他只会画画和雕塑,家里也没钱供他上大学,不了解罗马历史。他只是一边向城门走,一边惊叹于明国首都之巨大,同时向吉哈诺提出一些小问题。有些问题吉哈诺知道,有些他不知道答案,但都勉强给了解释。
一直走到距离城门很近的地方,巴尔迪抬起头来看着这个巨大的城门,又惊叹起来,而且出言问道:“吉哈诺先生,他们在城门的上面雕刻的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处?”
可这次他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及时回应,巴尔迪低下头来看向侧面,吉哈诺已经不在那里了,他忙向四周张望,就见到吉哈诺站在城门旁,正与另外一人热情的说话。那人长了一头棕黄色头发,显而易见也来自欧洲。
‘这人是谁?难道是卡斯蒂利亚王国派到明国首都的常驻使节?可派一个使节常驻明国的用处似乎并不大,没什么必要。’
他就要走过去,可胳膊忽然被人拉住。他回头一看,见是吉尔贝蒂,问道:“洛伦佐,你拉我干什么?”
“你没有看出来?吉哈诺与那个人是老朋友,多年不见,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咱们现在还是不要打扰他们比较好。而且站在这里也不是没有事情做。我要仔细观察一下明国首都的城墙构造,以及上面一些不太精致的雕塑的手法。即使再粗糙的雕塑,也能看出雕刻者的手法。”吉尔贝蒂说道。
“你说的很对。我也要仔细观察一番。但我不是观察城墙,而是正从城门处进进出出的人。这座城市不仅规格远远大于罗马城,而且人流量也更大,他们所携带的货物或用品也很奇怪,我忽然有了灵感,再认真观察他们,一定能画出一幅很好的群体画像。”巴尔迪也笑着说道。
“你这样一说,我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吉尔贝蒂想到什么,又道:“你画出这幅群体画像后,我再依照你的画像做出雕像,做出一套伟大的艺术品。”
“好!好!”巴尔迪马上兴奋的叫道。绘画配雕像,或者雕像配绘画,还是群体雕像和绘画,这会是一套前无古人的艺术品,定然能够名传后世。
“可是,雕像不比绘画,成本高昂,如何能够筹措出雕像的成本?”可兴奋过后,巴尔迪想到了这个现实问题。即使吉尔贝蒂不要报酬,但得到所需石料要花的钱就是难以计数的,没有几个人能承担得起。
“明国,不是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最富有的人么?”吉尔贝蒂淡淡的笑道。
……
……
“哥泽来滋,好久不见。”吉哈诺笑着同克拉维约打招呼。
“阿隆索,你在欧洲与东亚之前跑来跑去,而欧洲与东亚的距离也是现在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往返一次至少要一年,咱们二人当然每次见面都会相隔很久。”克拉维约也笑着回应。
吉哈诺笑了几声,与他寒暄几句,又向左右看了几眼,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明国政府负责外交的官员呢?”他打量了和克拉维约一起来的人,虽然还有几个东方人长相的,但他们穿得不是明国朝廷官员的服饰,在对官员服饰非常在意的明国,他们肯定不会是官员。
“我就是明国政府负责外交的官员。”他没有想到的是,克拉维约竟然这样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