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重要的事情是,他们如今已经体味到了人员自由流通,货物快速通达的好处,因为廖氏兄弟弟的货,那对于他们来讲,不仅让他们可以获得南来北往的货物,而且可以让他们自己的货物向外流出,这就增加了自己属下老百姓的富裕程度。
吏部的考核非常的重要,这也是其中一项,如果他们答应了,而且给治下的百姓带来了好的生活,那就更加的增加了他们自己的分数,光凭这一点来说,支持朝廷的政策就已经让他们获得了很大的利益。
况且在这个时代总是需要一些榜样的,如果有人先做了,而其他人没做,自然会有人会去跟进。你有我有,大家有是一种最好的状态,但是如果你有,而我没有的话,那我就比较丢人了,很多府县都是抱着这样的态度在做这件事情,他们可不想落后,况且考核这件事情真的有些难受啊,因为做的不好,可能会丢了乌纱帽,甚至是一辈子都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这就比较令人难受了。
光宗耀祖,也就是这个道理,谁不想往上爬,谁不想过的更好,难道看着别人吃肉自己一辈子就只能喝汤吗?甚至事只能吃窝头,这怎么可能呢。
朝廷现在在这件事情已经做得很好了,至少给了他们机会,让他们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朝廷现在所给的政策是在帮助他们,如果他们自己不能把握,以后的事情就更难说了。
就好比北方军队现如今所经历的优待那些以前的官员们,只要符合条件的,现在身上都有着军衔。
相对于很多,之前在军队里依靠福荫才登上那个位置的那些人来说,他们现在可都是用实打实的军功换来的。
也就是说,现如今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打拼才能获得,而执行朝廷的政策,也就是其中之一的考核项目。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讲,这些东西还不能说明问题,但是对于大明朝廷来讲,只要有人想要高升一步,这些政策就会不断的改进,甚至是有着不同的限制,激励着人们一定要努力的做这些事情,最后为了获得这些地位和名声而做出努力,朝廷给予的这项政策就是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有机会,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有这个抱负,有这个雄心。
北方军队里如今有很多的小兵现在身上都挂着军衔,那是因为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甚至是超越了很多,本来就是军官的那些人,就开始还有人不服气,但是只要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那些人是什么情况。
不服气的话,你也去杀几个鞑子啊,不服气的话你也可以在平叛战争中大放光彩呀。
有人不满意,这是正常的,不满意他就得想办法去付出努力,然后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获得更好的。
也许这就是方中愈的意思,方中愈就想依靠大家,想逼着大家变得更强更好。
这样的思绪在心中开始出现了一阵,后来训导官们不断的安抚,甚至是讲出更多的道理,最后徐辉祖甚至还让那些士兵跟之前不满意的人对打了一场,发现最后赢的多的反而是那些士兵。
这就更加激发内心的血气,毕竟被别人指着脊梁骨说,是依靠父辈的福荫才走到这个位置的,也不好受,剁了自己祖宗的威名。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更加的努力,对于他们来讲,努力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好,朝廷现在给予的政策都是很好,很好的,甚至是把他们放在第一位,如果他们自己不珍惜的话,以后的机会就会更少了,这是朝廷不愿意看到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需要的是一大批人才,一大批真正的人才,而不是那种只会口头上说大话,而不会干实事的人,所以现如今这样的变化让他非常的高兴。
同时他又非常的后悔,后悔没有早点遇到方中愈,没有早点用方中愈提供的这些方法,不然的话,现如今朝廷也不会变成这个模样,之前还差点一度让叛军打到了京师,这让他觉得有些丢脸,毕竟他是皇帝,做了这样的事情,多少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的,不过百姓们还是很信任他,在朝廷的宣扬之下,百姓们丝毫没有责怪这位年轻的皇帝,更何况如今朝廷所出台的政策,对百姓们还是挺友好的,所以在民间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名声还是挺好的。
不过后来仔细一想,见皇帝朱允文,又觉得方中愈出现的恰到好处,或者说如果他再早一些,或者说再晚一些,都不可能达到现如今的这种结果,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如果方中愈也在,他登基之初就说出这出来主力的话,他一定不会放任方中愈这样做,甚至是还会与其他的官员一样处处给予掣肘,甚至是担心方中愈心里有什么其他不轨的想法,但是经历了那一段事情之后,他心里害怕,所以才会主动的承认,方中愈所做的事情是对帝国有利的,帮助,他做了这些事情,甚至是提供极大的支持,所以说时也命也,方中愈出现的恰到好处,他来得晚,帝国根本就来不及挽回,帝国的命运早就在那一场战役中改变了,甚至是现如今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根本就不会是她,而是他的四王叔燕王朱棣。
这是因为很多事情他都考虑得非常的清楚,所以这一切才会那么的简单,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他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非常的清楚,方中愈想做什么,所以两个人的配合是非常的好。
现如今大臣们也习惯了查看报纸以前,他们对于公家给他们发报纸的行为不太理解,但是如今他们自己也会去购买一些其他的报纸,或者是其他版面的报纸,毕竟如今一家的费用越来越高,不可能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分摊了一些东西,所以自己掏钱看报纸的时候就会看得特别的仔细,也很简单因为那上面有朝廷最近的动向,和最近所要支持的事情,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大明报是宣传部下属的,所以他们输入的稿子有很多是分析师的时评。
那些时评上面有很多东西,是他们之前没有看到过的,毕竟是很多人集体思考的结果,所以大多都能分析出朝廷现在所用这项政策的原因,也就是说为什么要用这项政策,这项政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因为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所以最后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但恰恰是因为这种不同的思想火花,碰撞出来的结果,跟朝廷预想到的结果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他们几乎猜中了朝廷的用意。
而那些之前并不知道的官员呢,恰恰就通过这些内容来判断朝廷最近的动向,来判断上司们究竟要做些什么,这也就是说,如今朝廷的朝政策是非常的公开化,透明化的
也就是说,方中愈用一个小小的政策,就让很多的官员们不仅支持了朝廷所办的报纸,还有那些山寨版报纸以外,还让更多的人明白,有些渠道是可以参与朝廷的朝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