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有轻重缓急,但每当有人提出来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其他人有不同想法,这个时候就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来说服那个人。
在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暖阁里面,诸位大臣现在正在听建文皇帝朱允炆给他们讲如何进行皇明银行的建设知识。
建文皇帝朱允炆说到兴奋之处,还从自己的御座上下来,走到诸位大臣的旁边给他们讲。
“之前户部虽然也有相似的政策,如今虽然划归财政部管辖,但是对于整个帝国来讲,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银钱流动机构,甚至是对一些政策的设置和安排。
如今正希望皇明银行能够正式的按照如今的政策去做。”
“陛下如今想要组建起来,花费的时间可就长了,再加上还需要一位得力的人手去做这件事情,不知陛下可有人选。”
诸位大臣心里都非常的清楚,这个时候皇帝已经下定决心了,他们要是阻拦的话,就显得有些太不靠谱了。
既然皇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们也都坚信皇帝肯定都已经有了好的人选在做这件事情,或者说有好的人选可能会做这样的事。
“原户部右侍郎夏原吉,召他回京,担任第一任皇明银行行长。”
这个人选倒是有些出乎其他人的意料,毕竟他们以为皇帝会在这些人中选出一人来做这件事情,或者说在其他人现在在京师的京官中选出一人担任这个官职。
已经按照皇帝自己的说法,这个部门非常的重要,可能影响整个帝国后期的发展。
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皇帝选的这个人,确实在之前他们的所思所想中是没有出现的。
原户部右侍郎夏元吉。
建文四年平定燕王朱棣的叛乱之后,他就因心向燕王而被贬。
建文皇帝朱允炆那个时候对周围大臣还算是比较仁慈的,心怀宽广,没有给他们有太多的压力。
只是对这些不在忠心的臣子做出了惩罚,让他们远离京师。
“谢陛下。”
夏元吉在现在的诸位大臣的眼中还算是比较不错的一位官员,年纪虽说不太大,但已经能够很好的处理好整个帝国的事情。
大家知道夏原吉还是一个不错的人,而且名声挺好的,所以这个时候皇帝既然已经提出来了,他们也就不再反对了。
“看这个样子大家是同意了,既然如此就按照计划上的去做吧,等他回来把这件事情你们再商量一些,拿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各个部门都要配合,真希望能看到你们做更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这些会影响大明帝国的未来。”
“是,陛下。”
诸位大臣这个时候还算是非常的高兴的,皇帝,在这个时候愿意让之前因为燕王朱棣而获罪的大臣回到京师,也就意味着皇帝在这个时候真正的对自己的地位完全的有把控。
之前皇帝不曾愿意让那些因为燕王朱棣而获罪的大臣回到京师,恐怕就是有一些担心会出现一些什么问题,但是如今既然已经愿意让他们回来了,就说明皇帝在内心里。
承认不会再有人能够威胁到他的地位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信夏原吉一定能够做好这件事情,因为长期在基层的夏元吉这个时候就能发挥出它更大的作用了。
等诸位大臣离开了之后,建文皇帝朱允炆埋头审阅者,现如今送上来的奏折。
通政司如今并不会将所有的作者都呈递上来,他要做的都是经过筛选的。
毕竟建文皇帝朱允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他跟太祖高皇帝是不一样的,太祖高皇帝希望什么事情都经过自己的手,但是建文皇帝朱允炆却希望军国大事他来管,其他的小事儿由各部的大臣自己做主,现如今这种政策已经非常的好了。
更重要的是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想享受啊,如今他已经能够完全的放心将手中的权力下放出去,有更多的官员愿意好好的做事,那么他也能够享受着权力带来的快感。
要是什么事儿都去管。
谁家生的小孩都去管,那他哪有时间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整个帝国如今在他的所作所为之下,变得非常的好。
不久之后一封征召夏原吉回京的圣旨,就从京师离开了,前往赣州。
赣州地方不好,人员复杂,经济贫困,就算是这几年借助朝廷改革发展的东风,也还是发展的非常的缓慢。
夏原吉在这里做的还是不错的。
至少百姓们还是非常希望夏原吉能够在这里一直做到。
由锦衣卫护送,自然甚至能够很快的送达。
五天之后,锦衣卫护送的传旨太监就已经来到了赣州。
夏原吉这个时候还在农田里跟那些百姓们聊天,因为他需要在这里知道百姓们如今更多的需要些什么。
“赣州知州夏原吉接旨。”
夏原吉这个时候也没有穿戴官服,毕竟如今他正在跟百姓们一起劳作。
百姓们一个个看到京师里的传旨太监,再加上锦衣卫的衣服,他们还是知道的,所以还是有些紧张的,不知道其实你到底来了什么样的旨意让来找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