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同部落的人前来投降,总是会引起朝廷的注意的,甚至会引起中枢的不同意见,毕竟不同的人眼中对于整个概念是不一样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在整个中原文化中都是流传非常广的,甚至是影响重大很多人对于这句话都挂在嘴边,这被他们用来判断怎样处理其他组内的重要准则。
建文皇帝朱允炆在收到边境官员和鸿胪寺官员的奏报之后,也深深的思考了一番,甚至是让那些大臣们开始讨论这件事情。
朝中重臣和京官们都有权参与现在的讨论,所以这一项议题并没有隐瞒。
现如今的大明朝廷运转的非常快,每个人只需要根据朝廷所下发的工作做好自己的准备在等着作出决定就行,当然这都取决于一些重大的事情,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自然会立马去做,只要有众多的部门盖上印信即可。
像通政司那样的秘书,每个部门如今都尽量的配备,因为他们也需要更多的人为主官们来处理一些杂事,甚至是被称为庶务官。
以前这样的岗位被那些穆鸟们所占据,因为那个时候他们算是官僚的私人顾问,甚至说官僚们自己出钱来雇佣他们。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现在还是很普遍的,只不过有些部门为那些幕僚们设定了专门的机构,当然是通过批准的。
朝廷也有朝廷的考虑,因为某些事情还是需要一定的定力,那就是后面的人可以按照前任管理所做的政策来执行,也就是说需要有一套完整的配备班子在做些事情。
所以像如今讨论这些重要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有不少人来出主意,各位大臣也会跟他手下人做商量,最后由他们统一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之后,才会在朝廷上加以辩论,最后作出定夺。
在如今议事长一职还没有决定的时候,建文皇帝,朱允炆暂时担任了平衡如何操作的人,不过他还是表明了要尽快决定议事长的职位,毕竟他不希望自己来做这件事情,因为那样会影响他的判断。
皇宫大内一片祥和,工人们都在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太子依然在和他的侍读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开始学习,那些后妃们在宫里说笑着。
皇后娘娘毕竟和其他人不一样,所以他也在积极主动的为妇女事业作出贡献,至少他如今还在研究怎样让更多的妇女解放出来。
浙江开始雇佣那些妇人参与织布作访。
当然这样的作坊是官办的,只不过里面有廖氏兄弟货栈的份子,里面只招收妇人做工人。
朝廷大力支持,自然也会大力宣传,只不过引起了一阵骚乱,但皇后娘娘出面说妇女也能顶半边天的时候,很多生意都压了下来,虽然也有不满,但这个时候极力反驳的话,就等于把皇后娘娘置于险境,谁也不敢承担这样的责任。
也只能暗地里发发牢骚,不断的上折子,让皇帝下令禁止这些行为,可有些事情他们又清楚,皇后娘娘没有说错。
这就好比有些人瞧不起小妾,可偏偏他自己就是小妾生的,有些人瞧不起妇人,可偏偏他自己也是妇人生的。
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生,在某些人的心里也时常有这样的想法,明明这种想法很是荒谬,可他们却能坦然的说出来,这也是一种教育的缺失,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大明报也在慢慢的引导。
这种情况还是选择了支持的态度,他不希望太快的解决这些问题,只因为有争议才会有更多人去探索不同的模式,在保护原有的能力基础上去解决问题,光靠斗嘴吵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明朝廷的发展和所存在的问题,毕竟在如今这种模式下,光发展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更别说有方中愈这样的人存在。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暖阁里,诸位大臣都在等待着他们或是交谈,或是闭目不语,或是凝神沉思,总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态度。
“诸位爱卿开始讨论吧,草原部落请只希望内迁,让朕给予他们更多的权力,你们的看法是怎么样的畅所欲言,朕想听听。”
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偏偏等皇帝问起来的时候,每个人却不知道怎么说,总之感觉很奇怪,对于他们来讲每个人内心都是有情感的宣泄点的,在这个时候或许从情感上来讲,都不应该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可有些事既然已经到了那一步了,就不能单纯的依靠情感来判断,对于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讲,这些事情都不应该是这样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知道这件事情之所以这么麻烦,不仅仅有种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担心还有一个敌人没有解决,最后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麻烦,才需要有这些人来讨论,毕竟找他们来就是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在这里推三阻四,一个个沉默不语。
“怎么都不说话,平时你们一个个都挺能说的,甚至是在奏疏里说的都是条条是道,把朕骂个狗血喷头的也是你们,怎么现在到了朕面前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说这样的话其他人肯定不会接的,反正别人没骂过你,就算是骂你也不会在奏疏里骂的,那不是留下证据吗?
还有狗血喷头这个字能是这样用的吗?
这岂不是说大家都在咒骂皇帝吗?
不管他们怎么想,至少这个时候不会这样,完全是想把自己的命搞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