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能够学习能够静下心来处理,现在朝堂上所发生的事情,朕心里还是很欣慰的,之前正一直担心,把他一个人留在京师不太好,毕竟他还是个孩子,虽然年岁越来越大,可毕竟见过的世面太少,要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恐怕挽救都来不及,真不怕他出问题,只是怕出了问题难以挽救。””
建文皇帝朱允炆手里捧着京师给来的情报,嘴里还在不断的叙说着,这确确实实是他内心的想法,也就是在方中宇面前,他能够如此坦然的说出这些东西,换了其他人,说不定他心里还在想些什么呢,方中愈有太多太多的事情知道甚至知道的比建华的朱允文还要多那么这终究是和其他的时光是不一样的。
“陛下,其实你也清楚,按照如今朝廷的体制,太子和您真的要是做出一项决定的话是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的,就算是出了问题也不应该是您和太子的责任,而是所有人的责任。”
方中愈说的是正确的,毕竟如今一食堂在上报一些事情的时候,都会进行大力的讨论论证甚至在决定如何操作之后,还会派人不断的跟进相关的过程,现在这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金融环境中,有人离开京师之后。
就算是有些人想要利用太子也不可能,毕竟所有重大的角色都要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口,再加上如果建文皇帝朱允炆已经知道了,那些人就算是做了那样的事情又有什么意义呢,毕竟朝堂不会允许他们如此的胡作非为。
“这倒是之前,正因为自己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能做很多的事情,现在看来也没有那么容易了,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保证了未来的皇帝不会是昏君,有些政策他同意了,其他人不同意也没有用。”
这是因为就有过这样的怀疑所以才会不断的完善各种各样的规则,他担心过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现在却发现没有太大的问题。
共同来做决定总好比一个人做决定也好,这也就要求了,能够当选一食堂的人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从各行各业还是各种各样的,执政基础,他们都必须要有丰富的经验,否则的话一定会引起重大的麻烦的,大明帝国在如今这个地步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皇帝所担心的也是事实。
建文皇帝朱允炆,对于这样的政策其实是非常支持的,它可以称之为有远见,但是内心里却是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太软弱罢了。
“哦,太子殿下居然还用了一次排座位的方式,让那些人暴露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建文皇帝朱允文看着看着发生了一次好奇。
是的,他看着上面明明确确的写着太子殿下在公众安排其他人就做的时候,选择的居然是之前一师大人们所做的地方,也就是说皇帝那个时候也应该是坐在上方的。
“是的。”
“这是你之前说的心理干预?”
方中愈回答了啊,非常肯定。
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有一些奇怪,这门课程其实他之前研究过,只不过没有学的那么深,同时他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判断了一些大臣,好在那些大臣们都通过了,不过他也知道那些大臣们都是老油条了,甚至有可能也读过方中愈的书,所以最终了解的说不定比他还要多,那么他所做的一些小测验可能都用不上。
“陛下,您说的差不多,虽然可能说不上干预,只不过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下,在一个比较兴奋的场景之下,人多多少少都会暴露出一些各自内心真实的想法。
之前他们只是试读是陪伴太子读书的小人物,不管生活的背景有多大,只要他们没有真正的走入朝堂,没有看到太子殿下在未来登基为例,所以基本上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变化多的无非是他们的父母甚至是祖辈。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您离开京师太子监国。
也就是说太子像您这个位置又更近了一步,虽然这些话有一些大逆不道,但是确确实实激起了不少人的雄心壮志,不管之前他们有什么考虑接近太子,又或者由陛下您指派,再或者由朝中重臣指派,那么每个人的目的不一样,所想要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可以说这些年来他们表现的很好,不管是陪太子读书陪太子玩耍,还是这些年来渐渐的接受朝廷的事情,所有的装装舰舰他们都参与了不少,成熟了不少,但不排除有些人依然还犯着浑。
太子毕竟还是孩子,就算是读了很多的东西,可是毕竟没有太多的实践,所以他不可能完完全全通过这样的东西来判断出一个人的品格德行,所以更多的时候这些都只能作为一个参考的意见。”
远在京师的太子可不知道自己的父皇和自己的老师,这一刻把他分析的是透透彻彻明明白白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知道可能会发生一些事情,但是没有想到却是这样的事,太子殿下通过这样的操作来判断是跟在身边的人到底可靠不可靠,又有着哪样的想法。
对于方中愈的说辞,建文皇帝朱允炆也只能选择接受,是啊,这些年来他所做的事情有不少都和之前不一样,既然不一样那就没有太多参考的价值,可是太子不一样,太子完完全全是可以学他们的,既然可以学他们那么所得到的结论,可能是真也自然有可能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