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方公子,我这房子难道就值百分之一的股份!?”
周福没有去问百分之一能赚多少钱,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房子!
毕竟在这唐朝年间,房价也是高的吓人,秋若棠那一千两银子,根本不够买上一间二层楼宇。
所以周福有些诧异,自己的房子怎么就值百分之一的股份。
方元乙听后,不禁哈哈大笑,他猜到周福是误会什么了。
“房子自然还是你的房子,只是暂时借给我酿酒而已,你也可以理解为,百分之一的股份就是租金!”
听方元乙这么一说,周福才算是放下心,他以为自己稀里糊涂把房子给搞没了。
不过既然这百分之一的股份相当于租金,他觉着那也一定要高出原有租金不少!
“那个……方公子,这百分之一的股份最后能分多少银子啊!?有没有五十两!?”
周福一边打着酒,一边笑眯眯的询问,那一双小眼睛里冒着精光,让方元乙不禁想笑。
“哈哈,当然要比原有租金高很多了。”
方元乙决定用实际的数字来让周福好好的开心一下,毕竟数字要比其他的案例更加有说服力。
“啤酒每两个时辰能酿制一千斤,净盈利在三十五两左右银子,如果按照每天酿制三千斤来算的话,一天的盈利就是一百零五两银子,一个月下来,那就是三千一百五十两。”
“按照你百分之一的股份,一个月你应得三百一十五两。”
方元乙笑呵呵的给周福算着,而这样的数字已经在周福的脑海中浮现出了画面。
数字往往要比文字容易被接受,所以在周福听到三百一十五两的时候,整个人都呆住了!
那可是足足三百两纹银啊!
普通百姓怕是要数年的时间,都难以赚到这么多的银子。
而这啤酒坊,竟然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这还只是百分之一的股份,就有这么多!
周福手上的动作终于因为震惊而停止,他的嘴角在颤抖,眼皮在跳动!
“三……三百一十五两!”
他喃喃的重复着银子数量,然后猛的咽了一下口水。
“没错。”
方元乙笑呵呵的点了点头,不过并未停止手上的动作,周福的举动,他早就已经预料到了。
“那……如果,如果我这一楼也用来酿酒的话,这一天能酿制多少斤啤酒!?”
周福现在已经完全被银子的数量所震撼,一个二楼他就能白白收获三百多两银子,那加上这一楼岂不是要翻倍!?
“一楼和二楼的面积差不多一样大,不过二楼我还有空余,如果算上一楼的话,每一次酿酒的数量应该在两千五百斤到三千斤之间。”
方元乙没有刻意抬高数量,当初在成立酒坊的时候,他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将酿酒的设备占满二楼。
他觉得百姓要适应啤酒,还需要至少二十天的时间。
因在二十一世纪中,心理学中有一个说法,叫做二十一天养成一个习惯。
想要让大众接受一个新鲜的事务,要不间断的给大众灌输新鲜事务的概念,连续二十一天的时间,这件事物就会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