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继续说。”
“官家,朝廷不是决定不调集广南和成都府的驻军嘛,说是为避免安南和大理作乱。”
“广南和成都府,见留守的官兵有限,也遵行朝廷的做法,由退役军卒和衙役共同维持安靖,直接将留守的军伍陈兵边境了。”
还有这事?赵曦有些糊涂了。国朝动军伍,不可能不通过他这个君王,就是枢密院和兵部,也没权利动一兵一卒,特别是新军。
“官家,请奏是连通调兵奏章一起批阅的,还是小的盖的印。”
王中正见官家开始翻各种请奏,便明白是怎样回事了。
记得当时官家还说了一句:也算是谨慎。
还真是忙糊涂了。赵曦也想起来了。
目前,在非战争的边境线,以有限兵力布防,确实是最谨慎也最安全的做法。
只是没想到会引起这些邻国的紧张!
国朝何时如此凶残了?仅仅是布个兵,就让他们这样了?
“那个,去……再把内阁请进来…~”
这事倒是疏忽了。
……
“诸位,也是朕疏忽。皇城司探知,安南、大理,包括西夏,都遣使向汴梁而来。”
“全边境陈兵,除了谨慎防御之外,倒是也有了混淆视线的作用。但是,接下来,各国的使臣如何接待,又如何安抚,需要定个方向……”
挺不好意思的,刚刚离开,赵曦又把诸位内阁宣进来了。
这事确实需要商议。
对西夏作战,对其他边境防御,这是既定的战略。
本以为,各个邻国应该可以看清楚形势的。毕竟边境陈兵的数量,并不足以打一场大战,除了西北地。
可所有的邻国都遣使汴梁,这就有些问题了。
赵曦没有想是所有的邻国都怕大宋了,他首先担心的是这些邻国之间联络,然后来一个什么举世攻大宋,那可就麻烦了。
按说,这些国朝的边境争端很少,不应该有这样的情形发生。
“官家,其实这没什么,因为他们怕了。”
怕了?这个定语的意义可不同,信息量有点大。
“具体说说。”
“官家有所不知。北辽就不必多说了。从河东击败辽夏联军以来,北辽对国朝已经换了颜色,不说往来的使臣态度,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地方是榷场。”
“以往的榷场,虽然在交界处,可榷场交易只要有纷争的,最终妥协的都是国朝的商贾,就是主官榷场的官员也认同这样。因为北辽人会说:三十万铁骑,兵发边境!”
“而如今,国朝的商贾也常说一句:二十万新军陈兵边境!”
“至于安南和大理,就更不必提了。不管是设在大理境内的矿城,还是国朝替大理整顿的内乱,在大理,国朝的商贾一直高人一等。”
“安南,因为两次南征,对国朝更是恭敬有加!当然,市易寺在这方面是公正的,也劝解国朝的商贾,不得嚣张!”
这……该怎样说呢,赵曦倒是忘记了从这方面去了解实力对比。
“妥善告诫商贾,万不可过激!”
还能怎样?所谓的公正,就是赵曦也不信。
只是,国朝真的很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