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立冬便到了。
立冬一日,水冷三分。
天色阴暗,厚厚的浊云好似沉甸甸地压在房檐上端。大街上的人都脱下了葛布马褂,换上了厚袄。
初墨正倚在西厢房二层的小阁窗前往外瞧,路边儿正挨着季府墙根走的那位大爷,戴着顶没有帽正的暖帽,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旧了的灰袍,身子微微向前佝偻着,脖子被呼呼的北风吹得缩在高高立起的领子里,两只手分别揣进另一只手的袖口里,环抱在胸前。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煮熟了的虾子。
一堵墙内的季府里却展现出了与寒冷初冬截然不同的热火朝天来,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正院和东西厢都被各式箱笼塞得满满当当的,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大爷娶亲的日子就快到了,这几日季府上上下下都忙得脚不沾地。
大爷求娶的乃是吏部侍郎常大人的次女常婉娘,家中排行第六,人称六娘。
吏部岳丈对季家男丁官场上的助力自不必多言,况且常六娘还是位美名远播的人物。
据称每年常六娘年后上香的时候,雍宁宫的寺门都要叫京中儿郎踏破了,只为能亲睹佳人一眼。
当然,最劳累的当要数季夫人了,事事都要亲力亲为,连轴转了好几日。
据说昨夜好不容易眯了一会儿,睡梦中梦呓呢喃的都是宾客名单。
可今早初墨照例去给老夫人请安的时候见着了季夫人,一丁点儿也瞧不出筋疲力竭的样子。
恰恰相反,初墨从未见过季夫人这般神采飞扬、红光满面的模样,就是单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的时候,圆圆的脸庞上也面如开莲,嘴角不自觉地自然上翘着,眼睛笑眯眯的弯成了两道月牙儿,天然向四周散发着乐乐陶陶的氛围。
眼下初墨是作陪堂妹到厢房归置歇息的。
为了大爷的亲事,二伯虽在任上不得私自进京,二婶子季陈氏带着堂妹季初嫣和堂弟季初慕千里迢迢从安西赶到了京城,还带回了二伯的几句话。
二伯对自己未能在母亲跟前尽孝内心很是自责,便让二婶子和堂弟堂妹在京中多陪伴老夫人些时日,只盼能宽慰老夫人些许,也减轻些他身为人子不孝的罪孽。
把老夫人乐得是合不拢嘴。要问老夫人活了这一世,有没有什么憾事,老大老二早早分了家绝对能排上头一份儿了。
听说早年还没分家的时候,二伯刚迎娶了夫人陈氏,陈氏进门后与季夫人柳氏妯娌不合,二位夫人日日吹耳旁风,连带着季老爷兄弟二人关系也日渐不睦了起来。
分家这事儿是老太爷在世的时候做的决定,为了避免晚年还要被两个儿子兄弟阋墙气到吐血,索性直接分家了来得痛快。
为此没少被街坊邻居指指点点,俗话说“父母在,不分异”,季府老人尚春秋正盛就分家了,传出去真是天大的笑话。
最气急败坏的非老夫人莫属了,老夫人自打闺中受的就是最传统的教导,一辈子都是极其板正的性子,是断然不能容忍这种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