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点在电视剧《陈情令》里面,几个家族的不同抹额,与这里的秦朝抹额就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那时候的秦朝是为了方便军队管理,是一种军容礼节。
2、抹额的用处转变——盛唐时期,女子男装,让抹额有了“借口”,从男子转向女子。
大秦覆灭之后,汉随秦制,自然抹额也是传承下来了,只是抹额也不单单属于军队,普通百姓,平民男子也是可以佩戴的。
《续汉书·舆服志》注,胡广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那时候的抹额已经成为它真正实用的“本职”——保暖,而且对于普通百姓来讲,抹额是一种御寒,防止中风的不二选择。
但是怎么抹额就成为了女子所喜欢的呢?这还是要从文明最繁荣,经济最昌盛的唐朝讲起,由于有丝绸之路和隋朝后来的大运河之后,它以自己强悍的实力称霸一时,因此很多小国前来朝拜,国情风俗也在不断的开放,女子的地位也随着杨贵妃的受宠,逐渐提高起来。所以,女扮男装之时,抹额也就成为了女子可以佩戴的饰物,并且也逐渐的被人接受。
虽然,唐朝对于抹额文化的影响很大,但是那时候的抹额主要还是用于官员官阶的分辨,女子的抹额也只是停留在男装之上。
3、抹额的盛行——明清时期,抹额被广泛使用,主要是女子御寒之物,防止中风。
抹额在唐朝的转变,于南宋时期,它成功的称为了女子喜欢的东西,例如现在的古装电视剧《知否》里面明兰一般,抹额成为了女子广泛使用的东西,但也正如明兰一般,抹额出现在明兰生产之后,所以大多用来御寒。
所以,抹额作为女子青睐的饰物是在明清时期,那时候的女子不再是因为地位和阶级有所禁忌,而是人人都可以佩戴,并且为了抹额的好看,还出现了格式各样的珠宝或者金线加以修饰。清朝的皇室贵族最为流行,《红楼梦》里面的贾宝玉的双龙戏珠,与贾母的金线锦云就是比较典型的抹额代表。
三、作为中华服饰“饰”的重要存在,抹额成为了一种文化信仰。
1、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因此对于服饰上面的变化,也是有着非凡的意义,抹额作为“饰”里面,让人不可忽略的存在,也是有着自己的深刻含义。
《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五》:“成甫又做歌词十首,自衣缺胯绿衫,锦半臂,偏袒膊,红罗抹额,于第一船作号头唱之。”
从一开始秦朝的军容礼,到后来唐宋时期的官阶分辨,抹额一直都是处于一种代表人物身份地位的象征,但是当抹额成为女子喜爱的饰物之后,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推进,抹额的真正内涵也是逐渐成熟。
2、“抹额以约束自我,非命定之人不可取。”它不再是黄历彰显地位,而是一种自我表达。
抹额随着逐渐广泛传入平民百姓之后,已经成为了一个家族,甚至一个人对于自我人格的含蓄表达,例如在明朝时期,当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只要看到一个人的抹额,你就可以知道这人来自于什么家族,属于什么地位,并且到底是什么身份。这就像是《红楼梦》里面,角色的不同,每个人佩戴的抹额也不同一般,好比贾宝玉的“双龙戏珠”,就已经显示了他较高的地位,在贾府之中就如皇帝一般的存在。
而抹额之所以说“约束自我”,是因为在抹额文化之中,戴上抹额,就是将自己的信仰放在心中一般,明示自己,在古人的思想里面,抹额不单单是抹额,而是一个人的信仰所在,“非命定之人不可取”,也正是这一个含义,唯有信仰达到之时,目标完成之刻,才可将其去下,说明“命定之人”已经来到。
所以,女子在清朝时期,最喜欢“昭君套”,想必也不用过多解释就可以明白,官家小姐、太太们都是为了向昭君的品格看齐,才会更加喜欢。
总结:
服饰文化繁衍至今,无论那一个细节都没有离开过人们的生活,反而一直在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想法。从原本的为了遮羞,用树叶缠绕身体,以遮挡自己的“三点一线”。到后来为了适应天气,打猎兽皮用来保暖生存,直至现在的绫罗绸缎,为的是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一个进化过程就可以看得出来,抹额的文明含义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为了好看,更是从它的改变之中,存留了人类的思想成长。
如今的社会,大多都是西装革履,珠宝华贵,所以也在逐渐忘记了这眉间一抹亮色的名字叫做抹额,甚至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它。可是抹额并没有因为它的“特别”而离开,只是在现代社会里面,抹额也“进化”了,它出现在学生的额间,并且多了两个字——奋斗或者坚持。
因此,抹额已经成为了新一代人用来激励自己奋斗的标志,即使不戴,只要心中有“抹额”,那么它还是会被他人看到,那么“命定之人”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