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再是感慨也于事无补赵桓还是要面对现实,而宗泽此时也表示自己愿意率领禁军战斗到最后一刻能保住汴梁最好,即便战败也要为他拖延足够的时间。
面对这样的忠心耿耿的臣子,赵桓还真说不责备的话语。想想连宗泽都这么说了,怕是局势已经恶化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也只能认命了。
君臣密谈之后,赵桓长叹感慨命运不公,不过还是按照宗泽的叮嘱的方法小心实施。宋钦宗赵桓的妃子众多,不过此时唯有朱皇后为他诞下一子。南逃时不能带上所有人,但朱皇后和皇子赵谌是一定要带走的。
赵桓没有声张,而是秘密的召集身边的御龙直让他们做好随时出逃的准备,当然在表面上他还是每天都上朝与群臣们商议军国大事。
再说宗泽,尽管不想做败军之将还是理智的安排了官家的后路,倒是他本人及其家族都没有留下任何后手,算的上背水一战。
亲眼观察了大梁军队的攻城战之后,他觉得再据城而守不大现实,还不如仗着军队人数多的优势出城决战,哪怕对手有骑兵、有虎威炮。
与兵马大元帅赵构商议一番,他们便率领四十万禁军倾巢而出,在距离汴梁城二十里处扎下连营准备正面与大梁军队硬刚。
再说杜昱,四路大军合兵一处,一边赶路一边磨合队伍。
好在大梁的军队训练模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指挥系统完全一致,军令以及军中规矩也分毫不差。简单磨合一番后便可组合到一起作战,不能说有多默契至少不会互相拖后腿。
在杜昱看来这样的程度就可以接受,反正大梁军队打仗一是靠划时代的热武器进行降维打击,二就是仗着身上的武器装备比对方精良,再加上训练有素战斗意志比较坚强。因此并不畏惧北宋时空任何一支冷兵器作战部队。
宗泽与赵构出城作战的情报一早就传到了杜昱的手中,对此他十分高兴。从保护城中百姓不造更大杀孽方面来考虑,他确实不愿意打攻城战尽管大梁军队十分擅长。
打攻城战就意味着必须动用海量的炸药包,否则奈何不得城高墙厚的汴梁城,而一旦动用海量炸药就必然对这座古城造成极大的破话,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宗泽主动出击倒是给了大梁军队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在尽量不破坏的情况下达成目的。
当然对手的四十万大军杜昱也不敢小视,不是害怕大宋的军兵人数而是单纯的对宗泽这块硬骨头感到担忧。
双方各有顾忌,却都不能主动退缩。两天后大梁的军队来到阵前,在距离宋军连营十里处安营扎寨。
为了打好这场决战谁都不会轻易出兵,因此双方默契的暂时罢兵休战在营中养精蓄锐。不过谁都明白是大战之前暂时的宁静,双方都在酝酿着给对手致命一击。
就在此时却出现一件意外事件,那就是十节度的勤王兵马陆续赶到汴梁城的外围,给双方的大战平添许多变数。
宗泽自然十分高兴,此事怕是近些天来唯一的好消息了,在不甚了解大梁军队的情况下帮手自然是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