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200)
大清的使团来的时候, 就发现好似大家对他们的关注度都不咋高。
明清的关系已经不重要到这个份上了吗?
他们骑马从大街上过,贩夫走卒路边到处都是,人家看他们两眼, 然后转脸三三两两的, 凑到一块说话去了。
范文程就听见路边卖枣子的商贩说,“叫我说, 白话就好!孩子在学里学两三年, 差不多白话就能写了!咋说话的就咋写嘛!前儿要给我岳家去信,我就说,咱自己在家写。咱就写家里啥都好, 过年怕是不能回去了云云, 话捎带到了就行!那要不然咋弄了,拿几文钱, 叫人找写信的先生去?以前咱是怕人笑话,现在可不怕!我觉得皇上和娘娘是对的,说话是为了叫人听懂的,写东西是为了叫人看懂的……懂了就行呀!”
边上买山梨的是个读书人打扮的人, 手里正挑着山梨呢,就搭话说, “你这就不对!这是没见识!白话是什么?是流水账!读来无滋无味……”
嘿!你这个人,怎么就无滋无味了?有滋味的咱也读不懂,不懂的要那滋味干啥?咱就是想弄点实用些的,孩子学两年, 能写信,能记账, 看的懂朝廷的告示,这不挺好的吗?平时大家都忙着挣口饭吃, 谁有那功夫拿着书品滋味呀!你们要品,品你们的滋味去。我们就觉得这没啥味的好。
范文程的马走出老远了,听不到了!
这边从酒楼过,里面吵吵嚷嚷,跟闹事一样。还有啥玩意从二楼扔下来了,显然是争执不下,彼此动手了。
索尼就纳闷了,侧脸问范文程,“上次咱们来,碰上个袁崇焕的热闹。这次又是怎么了?”大明天天有热闹瞧呀!
范文程摇头,表示真不知道。
多铎是听不懂,苏克萨哈全程陪着低声把听来的只言片语给他翻译。这人是多尔衮派来的,多铎忍着听着絮叨,完全不懂这有什么可争执的。
苏克萨哈就道:“……大明的读书人怕是很难认同!就像是周围的商贩都支持白话一样,白话太容易推广了。上个三年学,识字就能写文。不在乎文章写的好不好,能说清楚事肯定是能的。”
多铎就道:“想不到大明还有这么有见识的人呢!对的!我听见汉人读书人说话,我就头疼。说话就是为叫人听懂的嘛,一个个的故弄玄虚,包装成了不起的样子,就是叫人瞧不上。”
苏克萨哈:“……”这话其实您不能说的!大明的读书人越是不被重视,这对于咱们来说,越是机会!咱越是得重视这些读书人,这就对了。显然,十五爷不是这么想的。
他回头,想看看索尼是怎么想的。这一回头,两人对视一眼,心里都了然:两人想到一块去了,这是大清的机会!
范文程就跟朱运仓搭话,“朱大人,得恭喜呀,大明是一年热闹于一年。瞧瞧,那边的楼三层,我记得上次来的时候还没有,那是个什么楼?”
新开的酒楼,海鲜馆!鲜的海鲜想运来有点难,大部分是海鲜干货,今年新开的,生意极其好。
朱运仓哈哈就笑,“海鲜馆在给诸位提供的餐饮单子里,需要的话说一声,有专人来取饭食。”
好啊!好啊!大明接待使臣很有特色,除了规定的规格之外,可以点餐。但就是一点:请自费!
一点也不大气。
有一个抠唆的皇帝,大明的家当大概是这么一点一点攒起来的吧!他心里腹诽着,但却一脸温和的笑着:“那是得尝尝的!我看这茶馆酒楼吵吵嚷嚷的,是又排了什么好戏了吧?别的我不想,就是想这戏。如今什么戏这么火呀?”
朱运仓只当听不懂他在打听什么,就笑道:“还真有!有一折子戏,叫《绿牡丹》,要是喜欢呀!回头我安排,专演一场。”得!范文程也就不打听了,先去使馆住下。
这次跟来的侍卫统领是鳌拜,此人不跟范文程废话,进进出出的有事都是跟索尼商议。范文程叹气,还是先跟索尼沟通,“得打发可靠的人出去,以买东西的名义打听打听,大明又怎么了。”
索尼也正想这么办呢。他转身跟鳌拜低声嘀咕了几句,鳌拜就去安排了。
洗漱了,吃了饭,事情也打听清楚了,就是那么个事。
有人坚持复古,觉得文必效仿汉唐。
有人觉得白话挺好,不浪费时间在堆砌辞藻上,节省时间学点更实用的东西比较实在。
于是,双方争执的比较激烈。
这种矛盾不仅凸显在这种理念上,还有就是,“……支持白话的,多是寒门。”
凡是官宦人家,世家大族,要么没表态,要么就是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