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富赶着奶牛往村外走,从胡同里走出了特木尔。
“放牛去啊?”
“是啊,铁书记,你忙啥呢?”
“唉,忙不到正地方,瞎忙。你家这几头牛产奶咋样?”
“还行吧,除了自己家吃的,一天能卖个一百多斤。养这东西就是太操心啊。”
特木尔说:养啥操啥心啊,但换句话说,不操心也没钱挣啊。走,我正准备到地里转转,咱俩一起走唠唠嗑儿。
在月牙河村,特木尔最愿意聊天的有两个人,一是“活字典”格根老师,二就是袁振富了。两人都有文化,和他们聊天往往都会有收获。特木尔经常说:这俩人,不但有文化、有思想,最重要的是有正事儿。用句时髦的词儿来讲,从二人身上获得的都是正能量。
袁振富很喜欢和特木尔交流。挥了挥手中的鞭子,赶起奶牛继续走。
出了村越走越开阔。地里的水稻正在拔节,绿油油、直挺挺的。田里的水没有撤,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面,这些秧苗就像长在天空中一样。
特木尔:你看,今年这苗育得好啊,缓苗也快,多壮实啊。这机械插秧不但快而且整齐,像拉了线儿一样。科技这东西不服不行啊。
袁振富:科技就是生产力嘛。现在都讲究良种还要配良法,效果是越来越明显喽。
奶牛在河边的一块空地大口大口地吃着青草,不时望着远方“哞哞”叫上几声,既像是呼朋唤友,又像是夸赞这青草的香甜,享受悠闲快乐“用餐时光”。。
“你帮着分析分析,咱们这么下力度,水稻的产量还能提高到一个什么程度?”
“这个嘛,我可真不好说。我是这么想的,不管怎么弄,产量啊肯定会有个封顶,绝对不会高得离谱。像在早说的一亩地收个一万多斤,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我看啊,水稻的话能弄个吨粮都有难度啊。”
“是啊。地有限,产量有定量,要想多挣钱,指望这土地还真是难啊。你说这种地上还有啥法子?”
袁振富: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要我看啊,那就得提高产品的品质,说白了就是让产出的稻米卖出高价,那样的话,一亩地就会产生两亩地甚至几亩地的效益了。
特木尔略一琢磨,便显得特别兴奋:袁哥,真有你的,你是说到我心里了!
袁振富:现在呢,上至国家下到市县,包括到每一个人头,都在讲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这其中当然讲到咱们国家自己地里种出的粮食够我们自己人吃,别挨饿,还有就是要吃上好的东西、放心的东西。
特木尔连连点头。
“好东西自然就该有好价格。”袁振富看了看奶牛,接着说,“比如搞绿色水稻,如果再搞成有机水稻那就更好了,一斤顶上好几斤的价格啊。就算产量上减少了,那里面肯定能有大账可算啊。”
“是啊。别的村就有这么搞的。我想借鉴借鉴,还拿不准主意啊。袁哥,你说,这关键的一步是什么?”
袁振富同样有些兴奋,谈话遇知音,算得上是人生一大乐事了。他说:搞绿色有机,靠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不行,要抱团,要把土地集中,现在有个词叫“流转”,通俗点儿说就是,不想种地或是种不好地的人家把土地转给有本事的人去种,规模经营。要成立专业合作社,比如种子、施肥、管理等等都要实行统一,这样才行啊。
特木尔:太对啦!你的意思是成立专业合作社是最关键的一步?
袁振富摇了摇头,说:对我们村来说,最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这个领头人啊。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嘛,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