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地方才知道,原来,阿尔斯楞邀请的是月牙河村及哈达乡里的一些老人、民俗专家,他们早早等在韩黑虎的饭庄了。他是要以吃饭的形式进行座谈取经。
袁月亮进屋,第一眼就看到了孙德厚,这是她小学时的班主任老师啊。恭恭敬敬地深施一礼,然后握住老师的手说:孙老师,您也来了?身体好吧?
其他人见袁月亮对老师如此尊敬,便对她多了几分认可。
孙德厚说:身体好着呢,退休后我们老哥儿几个儿常聚,谈天说地,说古论今,挺好的。今天,是阿尔斯楞把我们几位老古董请来,说给我们机会发挥一下余热。来,我给你介绍——你应该都认识的,我们就是老了些——这位是赛罕,咱们月牙河小学的老校长了。还有这位,大名鼎鼎的“活字典”格根老师——你一定不会忘记的,只是这些年不怎么回来,见面机会少了……
袁月亮不住地点头施礼,嘴上说着:记得,记得。哪能不记得呢?您好,您好!
孙得厚接着介绍说:我还是得隆重介绍介绍吧,显得正规和重视。对了,那位是包文才,退休前是咱们哈达乡文化馆的馆长,按级别说应该算是我们这伙人的领导……
袁月亮热情地打着招呼。
阿尔斯楞抓住机会对袁月亮说:在座的都是咱乡里和村里的元老级人物,最著名的民俗专家。就像大熊猫一样珍贵,如果不是说你调研需要,我是搬不动的。
一直抿着嘴乐的“活字典”格根捋着山羊胡说:你小子就能拍马屁,但是我们听着舒服。来,上菜上酒,一喝上酒,我们这几位肚里的知识就会往外冒的。
孙德厚又开口道:能请来“活字典”可不容易,人家是大忙人,阿尔斯楞腿儿都快跑细了,比三请诸葛亮都难。
大家笑。
孙德厚:月亮啊,虽然你记得格根老师,有些情况你不一定知道。比如说他的“几绝”,你还没忘吧?
袁月亮当然知道,但是不好说啊,只能是尴尬地笑了笑。
“活字典”格根大手一挥,说:过去的事儿了,不提了。赶紧开席吧!
孙德厚:行。但是,礼节性的称赞还要是有的——“活字典”格根老师如今还是马头琴制作专家呢,这是又增加了“一绝”。目前啊,担任咱们正在排练的月牙河之夜民俗晚会的总负责,学名叫——叫“艺术总监”,老奸——不对,是老厉害了。
格根笑了,说:总负责?总监?别吹我了,只是在节目上帮着排练一下。
包文才说:这回都到齐了,咱事先说好了,能用上咱这些老家伙的地方可不多,今天谁都别藏着掖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赛罕老人说:那是,我是倾囊相送。
袁月亮又一次鞠躬:那真是太谢谢了。
阿尔斯楞与这几位老人已经非常熟悉了,在乡里或在村子中时常会遇上。因为他对几位特别尊重,深得老人们的喜爱,所以才能“招之即来”,说话便随意了许多。阿尔斯楞开玩笑地说:咱可说好了,倾囊也好,往外冒也好,那知识往外冒行,千万别连酒带菜一起冒,咱一定要取之精华,别吐糟粕。
众人哈哈大笑。袁月亮瞪了阿尔斯楞一眼,跟着笑了。
孙德厚说:阿尔斯楞这臭小子,从小就是我教的他,别看平时不怎么愿说话,可一张口,小嘴巴也像小刀子似的。
赛罕:名师出高徒嘛。
包文才:学生有出息,才是当老师最大的荣耀啊。
格根:是啊。来,咱们先喝上一口儿。德厚,你今天必须得多喝几杯。
孙德厚:行,我多喝,但你们得多说,别把文化憋在肚子里,容易捂烂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