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以往一样,公司每个部门都动起来的时候,路远反而成了最清闲的一个。看着公司忙忙碌碌的景象他也很欣慰,一个成长的公司是需要保持这样的一种盎然的状态。这可能也是私企更有活力和动力的原因。
羊城三个店的生意也已经步入正轨,原本只是无心在设计院外面的门面房开的店,生意竟然是出奇的好,周围的学生和住户每天都会来捧场。羊城人喜欢吃,喜欢吃好东西,而且对店铺的忠诚度更高。一旦他们认准了一个店铺的口味,基本上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是这家店,对于位置的要求反而没那么高。
路远已经和方静打过电话,方静和玲玲已经习惯了羊城的生活。因为员工大部分都是京城这边过去的,除了少数几个家里有事或是因为想家一定要回家过年的之外,剩下的员工都决定在羊城过年,不回新镇了。方静在电话里怀着很期盼的心情希望路远可以去羊城,但是路远是真的不方便,别的不说,现在想买一张去羊城的火车票都买不到。他只能好言安慰远方的姑娘,又说了很多的情话,答应过年之前会替方静去他家里看看,过年的年货他都包了,让方静安安心心的留在那边。
毕竟宝春不在,方静就是整个羊城分公司的核心,和大家一起过春节,也有助于她树立自己的威信。他告诉方静,公司这里的制度对羊城分公司同样适用,他会通知财务部发一份传真过去,羊城也按照同样的奖励方式来处理。春节的时候不要怕花钱,把过年的氛围营造的热闹一些,毕竟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在离家这么远的城市里过春节。
除了去年有过一次陪着燕子去逛街买衣服,顺便游览了一下京城的风景。他还实在是没有更多的时间独自走在京城的胡同之间。这天看到大家都在忙,他也没和众人打招呼,自己在厂里溜达出来搭公交车来到了京城很著名的锣鼓巷。
锣鼓巷成南北走向,东西各有八条胡同整齐排列,呈鱼骨状,延续了自古以来的棋盘式格局。
这些胡同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什么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炒豆胡同等。听着让人觉得倍感亲切。这些胡同里曾经住过很多名人和满清政府与民国时期的高官,而且有名的华夏戏剧学院就在棉花胡同的进口不远处。很多还没有成名的明星,现在还是学生。这个年代还没有太多旅游的人,不像后世每天都挤得和一菜市场似的。他还可以很悠闲地徜徉在每个胡同之间,除了一些带红袖章的大妈就再也没有人注意这个中学生一样的年轻人了。
京城的冬天干燥,寒冷。年轻的路远也不由得裹紧了衣服,胡同里梧桐叶子早就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很有些萧瑟的味道。尽管有些冷,但是他很喜欢这份安静。一个人在窄窄的胡同里信步游走,在狭小的空间中并不觉得局促。仿佛走到胡同的某个曲径通幽处便有一处烟火在等着自己一样,温暖似乎触手可及。孤独而不孤寂,寂寞却不颓废,正和了他此时的心境。
快走到一个胡同的尽头时,他居然发现了一间咖啡馆。八八年的京城胡同梢子,竟然有一间咖啡馆,也是一件很风雅的事。尽管他前世里喝咖啡的水平也只局限于一个外国品牌的速溶咖啡,但是今天看到一间咖啡馆还是觉得自己离前生似乎又近了一些。
掀开门帘走进去,咖啡馆里很安静。能看的出来主人是一个很有品位的人,装修的很西式,高高的吧台前面摆了几把高脚的凳子,厅不大,几张小沙发包围着两三张圆桌。其中的一张桌子上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在看报纸。吧台的斜对面隔出了几个小包间,其中一个包间有几个人在谈着事情。吧台里一个年轻的姑娘手上拿着一本大众电影再翻着。这个咖啡馆距离华夏戏剧学院之隔了一个路口,应该是各路导演们来挑选演员,或是谈剧本的好地方。这个年代很多电影还都是国家来投资,还是一个很穷的行业。很多导演和明星还没有后世那么牛叉,有时候为了十万二十万的投资,导演和演员陪着有钱的老板喝酒吃饭也是常有的事。
路远在角落里的那张小沙发坐下,点了一杯蓝山,又和吧台的姑娘借了一本杂志。窗外暗弱的阳光懒懒地照进来,和这咖啡馆有些冷暗的氛围倒是很相合。沙发很软,能看得出来主人是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他把身子现在软软的沙发中,腿伸直。他有些贪婪的闻着咖啡略带苦涩的香味,仿佛这样的味道已经消失了很久一样。
包间里的声音越来越大,路远和另一个桌上的中年人默契地对视了一眼。中年男人无奈的摊了摊手,如果是在任何一个这样的场合,路远正常的反应应该是起身离去。只是今天他很想安安静静地在这里待上几个小时,不想因为这样的事情就扫兴地离去。
他站起身,友善地朝那位中年人笑了笑。当他刚要走向那个包间门口时,一个肥头大耳的商人模样的男人怒气冲冲地走了出来,边走还一边骂骂咧咧的。包间里的人也不示弱,没出门口一阵京腔已然喷了出来。大意就是有几个臭钱了不起啊,动不动就想喝酒吃饭啥的。尽管只是几句话,路远已大致听明白了,应该是一部电影想找这个老板投资,这位老板却想着约女明星吃饭这样的桥段。他知道,这样的故事在以后金钱为王的年代里还会屡屡上演。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既然人已经走了,他也不想再过去打招呼了。
当他刚要转身折返的时候,包间里一个人影在门口晃了一下。路远撘眼一看,这不是后世里很有名的贺岁片导演吗?他大脑中电光火石般的一转,就微笑着朝那个包间走去。走过去的同时也没忘了朝吧台里的姑娘要了一张纸和一支笔。
马导的一口京骂还没有落地,路远已经走到了包间的门口。包间里除了马导还有一男一女,男的不认识看来应该是个中间人或副导演什么的,女的是后世很有名的一个女星。现在还是八八年,马导也还不是大导演,别说他了,就连两大国师现在也还有没有成名。电影还是一个很不招人待见的投资领域。
“打扰了,几位。”在几个人有些惊诧的眼神中,路远带着他那招牌式的温暖平和的微笑打着招呼。
“耽误你们一点时间,不好意思,我大概听明白了你们刚才为什么吵。我这儿有个电话,是华夏石化的一个朋友的,他在服务公司做副总。我刚好听说他一个有钱的朋友想投资电影,你不妨和他联系一下,挺靠谱的。”说完这些,没等着他们问什么,就放下抄了电话的纸单,拱了拱手走回到自己靠窗子的沙发坐了回去。回来的过程中也没忘记对着带眼镜的男人善意地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