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自家师叔那一脸惆怅,久望天空的模样,杨戬不由得眯着眼睛道:
“师叔尽管放心,我那兄长求贤若渴,若非师叔你太不矜持,弟子还想让我兄长一顾再顾乃至三顾此处……”
“又或者让他亲自背师叔你出山,才肯答应他的要求……”
(姬昌:真就不是亲兄弟呗!)
“师叔可不觉得那叫矜持,那是摆谱、作死。”姜子牙只听得头皮发麻,腹诽了一句,又连忙开口道:
“不必了,我感觉我们之前的方案就挺好,不必再改了。”
“好,那师叔也不必纠结了,快去睡觉吧,好好养足精神!”杨戬笑眯眯地搭着他的肩膀道。
“唉!”姜子牙摇了摇头,又白了这位“穷折腾”的师侄一眼,方才悻悻地躺回了榻上。
看着榻上喘着粗气静不下心的师叔,杨某人屈指弹出了一枚瞌睡虫,帮助师叔克服焦虑、迅速入睡。
“呼”终究将这个脸皮尚待磨练的老头子哄睡着了,他不禁松了口气。
随后便收起了那副笑眯眯的样子,坐到了书案之后,仔细思考明天的每一处细节,力求完美。
……
第二天一早。
天色尚未大亮,姬昌便带着散宜生、南宫适等寥寥数名臣子,前往渭水访贤。
姜子牙一觉醒来,初升的朝阳已经露出了山头,而杨戬却全然不见踪迹。
他也不呼喊寻找,用脚后跟想都知道这位师侄肯定是做什么“布景”去了。
也没什么心思吃早饭,就拿着自己那套杨戬专门给他准备的道具去河边钓鱼了。
……
“忆昔成汤扫桀时,义旗一举民安止。
今经六百有余年,先王恩波将歇息。
悬肉为林酒作池,鹿台积血高千尺。”
姬昌一行人刚走到渭水河畔,就见远处有三三两两的渔民撑舟作歌。
细细听了两遍歌词,姬昌不由得叹息道:
“此歌备述成汤先王的功业与当今商王的昏庸残忍,唉,看来大贤确实在此遁世。”
散宜生深以为然地点头附和道:“遥想当年成汤先王顺应天意民心,高举义旗反抗夏桀,天下无不云从响应……”
“而今大商却烽烟遍地,东、南两路共计四百镇诸侯反叛,也许是又到了……”
姬昌焉能不知道他想说什么,直接抬手将他的话堵了回去,转而言道:
“我们继续往前走吧,应该快到了……”
君臣几人继续打马向前,在路过一片树林时,又听见一个樵夫作歌曰:
“凤非乏兮麟非无,
但嗟世治有隆污。
龙兴云出虎生风,
世人慢惜寻贤路。
君不见耕莘野夫,
心乐尧舜与黎锄。
不遇成汤三使聘,
怀抱经纶学左徒。
……”
南宫适上前问道:“敢问此歌是何人所授?”
樵夫觑了他一眼,停下了伐木的“咄咄”之声,斜倚着树干歇息了一会儿,方才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