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里已经几天,破烂的厂房,懒散的工人,这本来就是易燃品,还有工人当着老板的面吸烟。
但我也没有多过问,我知道这些人蹦腾不了几天了,裁员要逐个裁,不能一口气把老员工全杀尽。
这几天的时间里,我核对了一下公司的账目,发现有很大的问题,我们的原材料收购要比市场上高出五分钱每斤。
张长生带着我和大头来到了原材料仓库,仓库里杂乱无章,装原材料的麻袋上面有孔洞,说明有老鼠。
张长生仿佛揭开了遮羞布一样,急忙解释道:“刚建厂初期,原材料供应不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么从外地买要么跟当地老乡合作。”
我跟大头静静的听着,大头从那个破洞处抠了抠,然后取出几粒玉米,扔到嘴里嘎嘣嚼了起来。
张长生没有在意这些,继续说道:“从外地运来原材料的话,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少了也不划算。”
我走到一个麻袋前面坐了下来,对张长生说:“所以你选择在当地找农户合作,但是像玉米小麦这些还好说,高粱一般现在人都不怎么种,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张长生终于松了一口气也跟着坐了下来,一脸无奈的说道:“和老弟你说的一样,像高粱,糯米,产量本来就低,农户根本不赚钱,所以想让他们大规模的种植,就要跟他们签订回收协议。”
我和大头听了都点点头。
张长生摊了摊手说:“协议是几年前签订的,你别看我们农村人没有知识,但是理还是懂的,协议的内容是价格跌了,你要协议价收购,价格涨了你要按涨价来收。”
说完张长生站起身打了一拳眼前的麻袋,显得很无奈,低头说:“可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农产品这几年价格连续走低,因为跟他们签订了回收协议,迫不得已必须从他们那儿收购,其收购价格要比从外地运过来的还高。”
大头这嚼了几粒玉米,然后眉头微皱,回头看一下张长生和我,仿佛有话要说,但又扭扭捏捏。
我对大头说:“有屁就放!”
大头皱着眉头说:“两位哥!咱们实际上都是农村人,种地大家都种过,你们看看这玉米,都已经发霉了。”
我和张长生探头过去,那玉米粒上有一丝丝绿色的包裹物,就是发霉的迹象。
张长生不以为意的说:“发霉倒是小事,因为白酒需要发酵,整个发酵的过程都是一个变质的过程”
我站起身抓起一把玉米在手里边打量边对他们说:“话是这么说,但是必须要确立行业标准,收购有收购的标准,这一点我看了合同,你并没有写明,也造成了农户用梅玉米充当好玉米的习惯。”
“所以今年他们要是想和我们合作,就必须重新签订合同。”
张长生面目有些扭捏,显得有些为难说:“这个条件怕是不简单,那些农户应该不会接受,他们已经尝到了甜头。”
我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坐下一起商量商量,然后二人一人拉来一个麻袋坐在了上面我也拉来了一个,三人围在一堆。
我对他们说:“我们现在做的小,如果有一天做大了这个种模式就是我们最大的绊脚石。”
然后我看向张长生对他说:“同样你做不大的原因,也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坑太多,”
张长生和大头一脸疑惑。
我继续解释道:“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价格暴跌,农户有没有可能从我们公司获取巨大的利润。”
有啊当然有啊!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回答。
我向下摆摆手示意他们先别打断我的话,对他们说:“其实这还是轻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的产量直线增加,对于原材料的需要迅速扩张,
那么眼前的情况就会变成接下来这种情况,
例如农户依然会种植,但是那些好玉米他们会交给收玉米的,次的发霉的交给我们,
他们手里的玉米不够了怎么办,他们就会下去收,专门收那些发霉的变质的,然后高价卖给我们。”
张长生一拍脑门若有所悟!骂骂咧咧的说道:“看来不懂商业是真的不行啊。”
大头疑惑的说道:“那怎么办啊哥!我感觉就这一纸合同在,我们想干起来就太难了。”
我笑了笑抓起一把玉米对他们说:“这个合同有利也有弊,弊处我们刚才已经探讨过了,接下来说一下对我们有利的地方,”
张长城和大头互望一眼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这个合同是锁住我们发展的一把枷锁,但同样也是锁住农户的一把枷锁,
因为没有写明收什么质量的原材料,所以他们才敢卖给我们发霉的原料,
同样因为没有写明白,我们也可以延时收购这些原料,收多少?什么时间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