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冒充圣人。
所以我现在必须知道,他们所传承的究竟是不是真实含义的儒家文化。还是说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果他们是这样的思想观念,那我还是改变一下他们的想法观念,然后再稍微印证一下经文就可以了。这就叫‘投石问路’。不管正理还是歪理反正都是理,而地球最不缺的就是理。
不过我老是忘记了,经常给自己挖坑一直都是自己的习惯,而且好像已经改不掉了呀!怎么办?如果所有的问题是能够用道理来解决的话,那世界哪有那么多矛盾啊!
子孟:“师尊,弟子有一事不明,请师尊解惑”!
我:“子孟请讲”!
子孟:“前些日子,我周游其他国家时,见到我国遗留在外的宝物‘秉心铜镜’,便将其买下,而回来后无偿捐献于帝国。弟子仅仅是推掉了帝国给予我的嘉奖,为何师尊认为我做的不对”?
我:“子孟,若是有一天,一个普通人,也遇见了我国宝物流落在外。他把自身所有财产全部花去,将其买回国内,交于国家。请问,此人是否该接纳国家给予的嘉奖”?
子孟:“既然已经身无分文,自然可以接纳国家嘉奖”。
我:“他若接受嘉奖,别人便会嘲笑他,说你子孟花了大价钱带回来的宝物都没有接受嘉奖,他怎么好意思接受呢?于是你这么做无非产生两个后果。
第一,让别人以后再也不敢把宝物带回国内。第二,有人带回了宝物,可除了名声,收获不到任何有用的价值。甚至可能会另自己穷困潦倒,如何敢让自己再做好事?
所以,你再好好想想,你做的可对”?
子孟:“弟子愚昧,是弟子错了,谢师尊指点迷津”!
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子孟做的很好”!
先是内心松了口气,还好不算太固执,不然就很难解决了。特别是这种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那才是最可怕的,有时你争论一辈子可能都没办法说服一个人。我可不想留在这里一辈子啊!而后也是感慨,有时读书并不能真正了解人情世故,只有经历一下红尘世界,才能知道世界是什么规则。
子孝:“师尊,弟子也有一事不明,请师尊赐教”!
我:“子孝请讲”!
我都有点庆幸提前点名,知道了他们的称呼,不然如何能够说出他们的名字呢!
子孝:“师尊刚才提到了有用的价值!那弟子想知道一下,我们学习儒家的价值在哪里体现”?
我:“儒家以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为核心,所以很多人以为只要是做到了这些,便是儒家最高境界?错矣!
你们要先看看‘儒’这个字怎么写的,人之需。故而儒家真正要做到的是解决人存于世界上的终极关怀问题,我们要做到的是,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有能力满足别人的需求。最后再以仁义礼智信为主,替他人解决终极关怀问题。
所以儒家十三经里面,《孟子》开篇就有说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论语》中,也有提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易经》中,利者,义之和也。
这些都能看的出来,其实每个想要成就大业之人,必要仁与义当先,礼为表达,智与忠做事,信以做人。只要能够做到这些,何愁大事不成”?
子孝:“弟子愚昧,请师尊指点。儒家是否应该争名夺利乎”?
我:“功名利禄不可争,但可造。但造功必要美名功,造利必须永恒利,造名必传不朽名。故而你若是创造一大功劳,数万年过去了,世人依旧在歌颂着你的美名,赞美着你的功德,你又何必去争夺眼前的蝇头小利?
所以日后你们若是要解决他人的终极关怀问题,必须想到,这样子的解决方法,数万年后,世人是会骂我还是赞美我。若是赞美,那便放开手脚大胆去干。可若是觉得做了这件事后,不到年便会被戳脊梁骨,那么不管利益有多大,都绝对不要去做这件事。
儒家所学,便是要尔等多学一些可以预算到未来时空的精神境界。你用未来的目光看待如今的事物,你的错误才会减少,你真正的功名利禄才会不请自来。这就是尔等来到这里学习儒家思想的真正意义所在,可明白了”?
别再问啦!再问要词穷啦!我仅仅在这里冒充一下你们的师尊而已,何必要把我脑袋瓜给榨干呢?心还是有点慌,但是最后依旧是稳定了情绪,然后慢慢的整理出思路回答着。
众弟子:“弟子谨记师尊教诲”!
子孝:“谢师尊指点迷津,子孝明白该怎么做了”。
我:“嗯!子孝可还有疑问”?
挖,继续给自己挖着坑,反正挖一米深的坑是挖,挖十米深的坑也是挖。少挖不如多挖,最多把自己彻底埋下!
子孝:“师尊,若是有了权力地位,是否会被万丈红尘所感染”?
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就是为什么你们必须先学习,而后学以致用。
普通人在大草原上放牧的时候,羊丢了,马丢了,牛丢了都知道找回来。你们在红尘世界放心的时候,心丢了难道不知道怎么找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