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老师您怎么如此说朝歌不明白。”王朝歌惊道。
“你父亲已将荀子的信给我看了,所以我才来到这里,成为你的书法老师,没给你说,是我觉得此事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特意叮嘱你父亲不要给你讲明的。”王老师解释着。
“你是谁为何调查我”王朝歌警觉的站起身来。
“我是王羲之,你的表叔。”王老师冷静的说。
“啊”王朝歌惊得差点昏过去。
面对王羲之,王朝歌无法再隐瞒自己的身世,他原原本本的将自己的身份说明,并表明自己也不知为何一再穿越不同的时空,但他觉得可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吧
王羲之在听王朝歌的讲述过程中,始终很平静,他觉得这才是事情的真相,否则就无法解释这段时间来的奇异感受了。
来自于1600年后的时代,小学生,学霸,穿越,这等等因素在王羲之的心里不断翻腾缠绕着。
王羲之精通书法,荀子的真迹他是了解的,那一日接到表哥的书信,首先看了王朝歌的诗作,立意清心,深情流露,是一首佳作。再看到,随信寄来的荀子的引荐信,真不敢相信世间会有如此巧合之事,王羲之凭借多年的从政办案经验,断定这其中必有一个惊天的真相,所以立刻交代好手头的事情后,马上赶回琅琊老家,亲自调查。
现在一切都清楚了,王羲之却又犯起难来,自己的
这个侄子前途无量,将来必能惊天动地,是我王氏发扬光大的希望所在,要善加引导。同时,由于朝歌的学识远超如今的所谓致学大家,一旦信息泄露,或是言辞上不注意,必招来大祸,要严加保护。
所幸,自己此次前来,只说是感慨于朝歌的诗作极佳,自己爱才,且最近公事寥寥,故提前过来看一下孩子,如堪大才,就会带在身边亲加教导,表哥自是同意,知晓朝歌真实身份的人只有自己,现在回想这是最好的安排了。
“朝歌,我要离开琅琊,返回任所了,你可否愿意跟着我回江州,在我身边学习”王羲之问。
“叔父,朝歌愿意在你身边,一学习二照顾您。”王朝歌喜悦的说。
王羲之发自内心的喜欢乖巧懂事的王朝歌,听闻他的话后,高兴的说:“我们这就回去吧路上再给你讲讲书法的真谛。”
书圣王羲之很喜欢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高深的书法理论。
他将来时路上看到的池塘里的鸭子,给王朝歌进行了形象的点评。
鸭子戏水,一举一动,正如字的笔画,有时凌厉,有时圆滑,有时张扬,有时保守,翻转腾挪,跳跃开合,正如字的书写,龙飞凤舞,意随手动,情达笔尖。
文字是从古人对自然事物的观察,进行还原记录而来的。最开始,就是简单的如实的将所看、所听、所闻的东西画下来,大家看了一目了然。在这个基础上,约定俗成了某些固定文字所对应的意思,为方便日常的使用,然后删繁就简,开始从象形文字过渡到会意文字,再进而衍生出形声、假借等类型的文字,中华的文字宝库变得丰富多彩,这是文明延续的根本。
书法,顾名思义就是文字书写的方法。一开始就是教会人们怎么书写文字,逐渐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对文字的书写从要求会写提升到写好,最终发展成一门比肩绘画的艺术。但书法从诞生那一刻起,就跟绘画是同源同宗的。
概况起来就是一句“书至画为极则,画至书为高度”,意思言简意赅,但要做到并实现太难了。
所以要想写好字,就要返朴归真,气定神闲,抱元守一的进行书写,让笔下的字如自然界中的生命一般活起来,回归本元,书法也就水到渠成,自然功成了。
亲身听到王羲之对于书法艺术的精辟论述,王朝歌真是获益匪浅,细细揣摩之下,不禁欣喜异常,如获至宝。艺术是互通的,虽是讲述书法要领,但不也是为人处世之学吗
“化繁为简,返璞归真,不忘初心,始终前行”,从王羲之的一番话中,王朝歌总结出了十六字。他不知道这次不经意间的对话,今后改变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