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到了岷江边,眼前就是“都江堰”了。众人纷纷下马交由随从们在后牵着,慢慢来到岷江边。
站在岷江岸边,实地看到“都江堰”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不愧是前人治水经验的集大成者,当之无愧成为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生态水利工程。
李白等人看着建成将近千年的“都江堰”,不禁为前人的伟大功绩所折服,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庞书文指着眼前波涛汹涌的岷江,在旁介绍道:“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多雨地区。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南麓,分为东源和西源,东源出自弓杠岭,西源出自郎架岭。岷江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
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厉害。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一百里,落差竟达二百七十三米。在战国之前,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而逢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李白、杜甫都点着头,经此介绍才知“都江堰”对当地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修建的难度是超乎想象的。
王朝歌对“都江堰”的情况是了如指掌的,只是未曾到过现场,更何况是唐代的“都江堰”。他现在特别懊悔,在五年级参加“中小学生游学夏令营”时,因为闹肚子没有跟团去“都江堰”,错失了一次亲身对比唐代和现代“都江堰”的难得机遇。
易宏来过多次,是清楚“都江堰”情况的,他
很欣赏庞书文的口才,条理清晰,语言生动,让人听了之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庞书文整理一下思路,继续介绍着“都江堰”的情况:“其时'都江堰'的建设,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秦国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处于的特殊战略地位,秦相司马错认为'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彼时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国郡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李白听完评价道:“历来一个王朝的兴盛,一定要是国富民强才行。秦国高瞻远瞩,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历时八年建成此旷古于世的水利工程,一绝为祸千年的水患,造福当地千万百
姓。首功之人李冰为国累下巨大财富,造就了'天府之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王朝歌也是这么来评价秦国的谋略和李冰的功绩的,他看着杜甫的反应,比较关注他的表现。
杜甫已经是被眼前的浩大工程震撼了,再听到舅父的讲述,更是心驰神往。
他一直为祖先的璀璨文化所自豪,今见到历经千年,依然发挥着重要调节水力作用的“都江堰”工程,整个工程构思如此巧妙,科学合理,因地制宜,让他更深刻的体会到人与自然可以如此和谐的共处与发展。
杜甫感慨道:“这真是智慧的工程啊无法想象这是千年前的工程,到现在依然是发挥着重要的水力调节作用,太让我惊叹了。”
庞书文说道:“是啊每逢到此,我也是感慨不已,除了震撼还是震撼,我们的祖先真是太伟大了。”
王朝歌说道:“负责督造'都江堰'的李冰可贵之处是完全着眼于现实的情况,实地考察此处的地势水文之后,没有采取纯人工工程的方案。因为这样一来,工程量会庞大到超过当时社会的承受能力,势必造成社会动荡,损耗国力不说,甚至会动摇国本。李冰采用的方案是当年大禹治水的思路,因势利导,工程规划相当完善,'分水鱼嘴'和'宝瓶口'联合运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整个工程量处于合理水平,既达到了整治岷江的目的,也实现了国家的和谐发展。”
李白和易宏想到如此重要的水利工程确实如王朝歌所说,工程方案一旦是制定方向有误,极易造成工程量失控,最后工程是完成了,但国家也被拖垮了。
王朝歌看着众人,想着李白今后要步入仕途,杜甫也要成长,现在正是最好的启发引导机会,于是继续就事论事的说道:“比如秦朝的长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