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心善渊”又是什么意思呢
渊,意指回旋的水,引申指深潭、深水,又引申指深、深厚。
深不可见的水为渊,换做是人心的话,即心思缜密,深不可测。
所以,老子说要“心善渊”,利益众生的心要像深渊一样,能容纳一切众生,而且利益到底。
“与善仁”,与是“相与”,就是“交往”的意思。
老子教我们与众生的相处之道,和一切有缘众生交往的时候,要以真实地利益众生为“仁”,而不拘泥于形式和虚情。
“言善信”,信是诚信。
不要说假话、空话、大话,或者毫无意义的话,这叫“言善信”,以可信的真话为善。
“政善治”,政一般是指治理国家的事务,也叫政治,而老子在政治的中间加了一个“善”字,意为政治以善为念。
“事善能”,事是做事情,能是能力,做任何事都要恰到好处,不一定要求完美,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这就是“善”。
“动善时”,时是时机,动是变化,也就是“易”,易经是专门研究变动的,包括变动的时机和规律,如果顺时而动就是“善”,是恰到好处,时机不到而动就不是“善”了。
那这样的“善”,如何才能做到呢
老子点破了天机,即“夫唯不争,故无尤”。
只要不争,就可以做到无尤,争就是比较、竞争的意思,尤是特别、过分的意思。
不争,并不是懦弱,而是“善”之根本,是智慧的表现。
中国文化是最讲忍让、退让的,所以历史也最久远,而其它的人类文明,过于刚强,反而易折,不可能像中国一样,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因为,唯有不争,才能让万物完全随缘而动,丝毫不违背因果,世间难道还有比不违背因果更“善”的吗
这样一来,才能做到“无尤”,就是不过分,而恰如其分,这就是“上善”。
道德经中记载下了老子对于“善”的心得体会,即“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意思是,我有三件法宝在手里执守,而且想尽办法去保护好它。
第一件叫做仁慈,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有了仁慈,为天下苍生计,没有什么可以畏惧的,所以能勇武,战胜一切困难。
有了节俭,就不会骄奢淫逸,所以能大方的对待众人。
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才能成为天地间万物的首长。
现在,如果丢弃了仁慈而追求勇武;丢弃了节俭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求争先,结果就是走向死亡。
仁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
天要援助谁,就用仁慈来保护他。
这里讲出了老子心中的“道”,是有三条的原则即三宝,就是,“慈”,即仁慈的爱心;“俭”,即含蓄,不奢侈,不肆为;“不敢为天下先”,是谦让、不争。
结合先前的老子关于“善”的定义,我们可以连起来理解“道”与“善”的关系。
“慈”就是利万物,要以民为本。
“俭”就是不争,不争什么呢就是不争地位、权利和名声,淡泊名利。
“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处众人之所恶,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急人之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