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妨举例来证明,看我说的对不对吧。
在举例之前,你要首先明白一个道理。
要知道,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的。
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内部就会自然形成固定的级别、阶层和秩序。
而要打破这种状况,就要另辟蹊径,在对方不知晓或是不擅长的领域中,不张扬的悄悄的发展壮大自己。
等到竞争对手发觉时,自己已经在这个领域经营了很长时间,早已居于控制地位。
这时候,任何已有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的竞争对手,要与自己在这个自己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领域内竞争,都是徒劳的。
竞争对手对手虽有以往的优势,但在新领域里却半点不能发挥作用,优势全无。
在差异化的竞争中,只能被我蚕食消灭,或者被我控制。
军事战争中常用的“以逸待劳”,“设伏打援”,“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策略,都是运动战思想的运用。
运动战思想如果用最简练的词语来概括的话,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人变我更”。
通过变换竞争目标,使对手的优势无法发挥,就可以打破优劣对比格局,为自己赢得发展机会。
一旦敌方出现可以被战胜的条件,那么我方就需抓住时机,采取攻势动作了。
在采取防御时,是由于敌人的力量比我强大;而采取攻势,则是由于敌人的力量较我弱小。
这需要我们灵活对之,也就是说部队要随时转变状态,不一定一直采取某种策略,而是随机变化。
善于防御的人,能深密隐蔽兵形,犹如藏在极深的地下,让敌方不知我们的所在所在。
善于进攻的人,能高度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犹如飞翔于九霄云外,让敌方不知怎么来所御。
这样既能保存自己,又能取得完全胜利。
这就是张良刚才询问的,王朝歌所讲述的郭亮对阵不看时要采用的策略。
基于郭亮已有围棋的基础,虽然具体棋艺水平不得知,但总是要强过章泽的,他是具备能够驾驭灵活战术的能力的。
所以,王朝歌才会让郭亮执行这个以“应变”两字为核心的应对策略,是非常贴切实际的。
现在,我们来举例说明“应变”的重要性吧。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人,就是范蠡。
范蠡,子少伯。楚国宛城三户今河南南阳人,生于约公元前536年。
他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业家,是中国商人的鼻祖,中国最早的慈善家。
秦国的丞相李斯曾评价他是“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是“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人始祖”。
范蠡扶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教训,十年生聚,终于完成了复国大业。
范蠡在具体的战争实践和战争指挥中,所运用的谋略十分灵活多变。
他主张“后则用阴,先则用阳;近则用柔,远则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