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的佛教起源于天竺,旧的教规和戒律是极端轻视和排斥生产劳动的,彼时认为掘地、斩草、种树和耕种等活动都是“不净业”,僧徒若从事此类活动是违犯佛律的。
而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不依靠豪华奢侈的堂殿、经像、法物等形式的借助,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
且自六祖惠能以来,许多开山祖师都亲自参加生产劳动。
于是,在旧教规戒律与禅宗发展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
唐朝中叶后,朝廷施行了“取消对寺院和僧尼个人田产免税规定”等诸多措施,不事生产的僧侣面临着如何生存的严峻形势。
怀海禅师参照大小乘戒律,大胆进行了教规改革,制定新的修行生活仪轨禅门规式,即百丈清规,以保证禅宗的繁盛和发展。
怀海禅师对禅宗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是继慧能大师后又一佛门大德。
怀海禅师一生躬亲耕食,所谓“不懈怠一日,不妄食一餐”,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誓言,为后世楷模。
再次,对再美味的食物也不应生起贪心,不要没有节制的暴饮暴食,要控制好进食量,才是对身体好的。
也就是说,饮食适中对于身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就像病人为治病而吃药一样,不挑剔饮食的好坏,同时要知道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能吃,要了解自己身体的需求。
最后,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顺利实现人生理想,我们要重视饮食,并珍视饮食给予我们的能量。
每粒米,每片菜,都蕴涵着太阳和大地的生命能量。
“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汝若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金黄的麦穗,如同金色的阳光;小小的绿叶,则传递着阳光的温暖。
王阳明有一首偈语说:“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日常生活里处处有禅味,吃饭睡觉中都能体现出自己的清净本性。
唐代曾有向佛之人曾问大珠慧海禅师道:“什么是佛法大意”
大珠慧海禅师回答道:“吃饭睡觉。”
向佛之人继续问道:“平常人也会吃饭睡觉,这又有什么不同呢”
大珠慧海禅师说:“平常人吃饭,挑肥拣瘦,千般挑剔;平常人睡觉,反覆思维,辗转难眠。怎与佛法要义相合呢”
向佛之人不解:“那如何用功去修为佛法呢”
大珠慧海禅师回道:“只需做到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即可。”
向佛之人顿悟,吃饭和睡觉是佛门重要的修行。
作为佛门的五堂功课,许多清规戒律都是围绕着饮食问题而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