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殿,众大臣正襟危坐,刘琰用衣袖遮住脸,整了整有些杂乱的头发,她一夜未睡,有太多事情需要她处理,尤其是即将到来的全国大考,她不能有半点差池。
“启奏陛下,相国,”新任的文选司司空钟师道起身作揖道,“今江浙一带大考舞弊事件频发,臣认为需要派一得力干将去好好整治一番,否则,后患无穷。”
“张卿何意啊?”大殿之上的昭宗皇帝问道。
张谦睁开眼睛,憔悴不堪,大病初愈的他披着一张羊毛毡,获准可以不必行礼,“臣,全凭陛下做主。”他沙哑的说道。
因为张谦就坐在他的右下方,李沅看不到这个老朋友的脸,“那好,那就派监理寺一名少卿,以下放之名,让他去探探虚实,不知哪位爱卿可为朕分忧啊。”
他扫视着下方形态各异的诸臣,看着他们面面相觑,无论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都只是沉默不语。
这就是苍龙国的现状,满朝文武,无一人可为他所用,文法几乎断绝了皇帝可以参政的权力,你成功了,子律!
张谦敲打着扶手,昏昏欲睡,宽大的木德衣在他身上显得极不合身。
刘琰站起来,到了她表现的时候了,她向皇帝作揖,准备开口。
“臣文选司隶下书院司司职张平安愿为陛下分忧。”有人抢先一步,说道。
张谦换了个姿势,侧躺在雕龙檀木椅上,把毯子盖住脚,好暖暖脚。
“好,”李沅大喜过望,说道:“那就依仗爱卿你了,朕命你为巡检史,立刻前往苏州,扬州各市,务必要查个水落石出!”
“臣领旨。”张平安说道,退回人群中,刘琰见已经成了,便只好坐回位子上,她抬起头,张谦正在看着她,她点点头,张谦笑了笑,随后闭上眼睛,睡着了。
“诸位爱卿还有事吗?”李沅问道。
“臣有本要奏,”军法司后闪出一人,刘琰认识他,豫州进士科,现任军法司司职的袁守诚,“启奏陛下,相国,近日臣在翻阅了往来三年来西域各国的记录发现,最近边塞战事逐年减少,恐有大祸将至。”
“唉呀,战事减少,不是说明天下太平吗,你这个后生危言耸听了。”新任的监理寺太卿鲁子敬笑呵呵的说道。
“回太卿大人,我国与西域诸国素来交恶,自太宗皇帝建国伊始,战事就从未停止过,西域地域恶劣,蛮人窥视我苍龙沃土久矣,昔李嗣业李太公在世时,驱逐蛮人,开疆拓土,封狼居胥,尽管李太公天纵之才,也没能平定蛮祸,忠武公郭子义天下无双,救我苍龙于危难之际,不至灭国,但即使是忠武公大才,也还是建立在肃宗皇帝被迫与蛮人签订了辱国之约才保证我苍龙不至被内乱而毁,蛮人不可轻视啊,陛下!相国!”袁守诚越说越激动,他叩伏在大殿之下,“不能再让河套之祸重演啊!”
河套之祸,百官缄默,这个词太过沉重了,沉重到他们费劲心思掩藏,禁止任何人外传,以至于将数万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定为反贼,一位老将为此以叛国之名处死。
“陛下,相国!”刘琰突然喊道,“还请早做决定。”
张谦缓缓的站起来,他抬头看了眼上面的昭宗皇帝,两人的目光相撞,望着昔日的故友,内心都生了不少感慨。
他按住颤抖的手,想着昭宗皇帝是否也和他一样,一想起那些被掩埋在黄沙之下的忠骨,便彻夜难眠。
“袁守诚!”向来以和善著称的鲁子敬大喝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哪有什么河套之祸,你是要逼宫吗?”
“臣只是据实以告,”袁守诚说道,“如今西域各国沉寂多年为犯我边境,定是图谋不轨,我苍龙再不做准备,必会有大祸将至!”
袁守诚的话在大殿之上回荡,敲打在每个大臣的心上,他们各怀心事,或是沉默,或是劝解,张平安感觉这位仁兄简直就是在找死,在帝国的中枢面前大放厥词,真是,真是让人羡慕啊。
可他不能,因为他是张平安,是张家人。
“你说,应该怎么做。”张谦说道,他语气很轻,却让整个喧哗的朝堂寂静了下来,宽大的木德衣的裙角拖在地上,显得这个男人更加瘦削,苍白的脸色给人一种命不久矣的感觉,像鹰一样的眼睛注视着袁守诚,仿佛下一秒就要把他分解。
他是帝国的中枢,苍龙国迄今为止从未有过的奇才,以一己之力将大权牢牢地握在手中的权臣,是百姓口中争相传颂的文法公,是李沅等君权派眼中的窃国者。
刘琰握住剑,如果说张谦是这个帝国的里,操控着帝国这架马车的前进,那她就是帝国的表,是掌握了帝国七十万大军的执行者。
袁守诚转向刘琰,他脸色平淡,但却信仰坚定,他可以为了这个国家付出一切,只因为他是这个国家的子民!
“请刘司掾挂帅,荡平西域,成不世之功!”
刘琰脸色平静,没人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但也没人关心她会想什么,她只是一把刀,只听从握刀人的命令。
百官看向张谦,只有他可以决定这场战争。
张谦看了眼下面的袁守诚,一个热血青年,真不知道是怎么走到这来的,这里哪个不是圆滑世故的老油条,他们哪个不知道即将要来的风暴。
“你觉得呢?刘司掾。”张谦问道。
“臣私以为,战可为战,亦不可为战。”刘琰回答。
“我懂了,”张谦笑道,他慢慢走下台阶,站在袁守诚面前,示意他站起来。
袁守诚看着这个男人,三十多岁的年纪,却显得五十多岁了。
“袁大人忧国忧民,实我苍龙栋梁,”他朝袁守诚作揖道,“但,此非我一人可定,还要由众大人商议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