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七: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
其八: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
其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
其十: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
其十一: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之。
其十二: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谓背军,犯者斩之。
其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
其十四: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
其十五: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之。
其十六: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
其十七: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
历史上魏武卒采用的阵法为“魏舒方阵”,魏舒即晋国魏氏先祖魏献子。
魏舒方阵又被称为五阵,为五陈以相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以诱之。
魏舒方阵并不是什么秘密,乐良也知道,郑骀便只向乐良交代以魏舒方阵训练西圃卫士。
魏武卒乃是吴起训练出的军队,也是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郑骀便将《吴子》稍微改动了一下出来交给了乐良。
乐良看了郑骀所写《吴子》后便好奇的向郑骀询问到:“敢问君上,此书乃何人所箸?”
郑骀未满二十,而且从未上过战场,他自然不会说《吴子》是他所著,他便称是宫中藏书,作者不可考。
郑骀将《吴子》交给乐良后又想到今后郑国需要大量的军事人才,所以他准备从现在就开始培养。
郑国准备让所有西圃卫士学习识字,当然,卫士能识字会最好,就算卫士不想学或者学不会也不打紧,
反正普通士兵和伍长、什长这类低等级军官识不识字都无所谓。
郑骀规定屯长及屯长以上的军官必须识字,不但要识字,还要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
所以郑骀让乐良在西圃开设了一间“军事知识培训班”,专门教授屯长及屯长以上军官军事知识。
要开设“军校”,那么教材自然是多多益善,于是郑骀又想了几部兵书。
这个时代很少有知识共享的人,大多数人都是敝帚自珍,垄断知识。
就算是这个时代已经有的很多典籍和兵书也只是流传在少数家族或者人的手中,所以郑骀不管是这个时代有没有的兵书都写了几部。
郑骀给西圃卫士准备的识字教材是《千字文》,虽然《千字文》中包含了许多这个时代还没有的内容,
但由九百九十九个不同的字组成的韵文,作为启蒙教材再适合不过,只要不去深究《千字文》内容含义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