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在如今的政策下,最大的改变就是说话有人听了同时做决定的时候有更多的人开始讨论。
不再像之前一样,如果上面做了什么事儿,说了什么话,下面就一定会执行,甚至是不遗余力的去执行。
如今却不行,他们会去评估会去找所有他们的团队去分析这件事情值不值得做,能不能这样做,否则的话他们会选择拒绝。
朝廷如今的大明律法赋予他们拒绝的权力,也就是说如果某一些部门对现如今朝廷即将采取的政策,有着反对意见同时反对意见,可以有确切的理由,这个理由说出来之后又获得了其他人的支持,那么这件事情就必须要再次考虑。
这一点你让很多人放心起来,那就是如果他们真的做了这样的决定,一定不会出现什么大的纰漏,毕竟只要有人不同意,那么这件事情就会打回去重新讨论,当然为了避免有人故意不通过,自然也有着多次的讨论,如果讨论经过两次之后,还是没有办法得的,所有人的同意那么只要有710的人讨论通过就可以了。
所以现在在讨论议政大楼的事情,虽然不断的有人提出疑问,毕竟他们不是专业的,但从他们自己的角度上来讲,现在所有做的一些事情都跟他们有关系,他们必须要考虑清楚,否则以后出了什么问题,最终的责任依然是在他们身上。
大明帝国现如今的政策其实最好的,一方面就是所有的分工都很明确,而所有的责任划分也很明确,如果你选择同意,那么就必须为你提供的意见承担责任这种责任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承担的,但确实是需要每一个人承担的。
“我还有一个问题,按照现如今你们的规划,这座大楼将会耗费巨大,你们最初的估算工期大概是5~7年,可想如果这5~7年出现一些什么问题,恐怕这个计划就完完全全实施不下去了,那么这就带来另一个问题,如果在这期间出现什么问题,朝廷是否有能力将这个计划实行下去?”
大人物们基本上都不说话,主要是各部左右侍郎,各部郎中在讨论。
大人物在之前基本上都知道这些具体的消息,所有跟他们有关的他们自然也会考虑一下,至于最终他们是否需要表态,并不是现在索瑶达成的更何况他也不希望他们来影响手底下的人到底是怎么做决定的。
如果凡事都已经到达这个地步,那么他们这个讨论又有什么意思呢?只要他们自己做主就好了呀,所以并没有呈现这样的情况,他们也没有首先表态,反而有那些手底下的人继续讨论。
这句话一说其他人都沉默了,甚至连工部的官员也选择了全部,这个问题他们之前想到过,但是最终达成的一致意见,那就是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是他们同意归同意通过归通过,现在有官员提出了质疑,他们又没有办法为5年甚至是7年之后的事情负责,这个时候所要做的,只能沉默。
气氛一下子就尴尬起来,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所有的事情就和之前的一样,朝廷现在能够想到的,就是帝国在这个时候,有很大的情况下是和之前不一样的,那么他们就必须保证在这个时候有很多事情是通过他们控制所能得到的。
每次做出这样讨论的时候。
地方大员是不会出现的,他们一般都会在事后收到朝廷的大政方针通告,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不会来到这里,既然如此,有些时候他们基本上不会发表意见,在更多的时候,他们在维持地方稳定的同时,也会按照朝廷的要求做出自己的更改,所以这些事情在地方上并没有显得那么麻烦。
好在如今大明帝国的所有朝政,经营方面的问题都收归朝廷,所以地方的税务和债务最终还是会回归到中央,也就是说不会影响到地方的情况,他们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维持地方的稳定。
部分有些尴尬毕竟在这个时候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非常严峻的如果一个不小心他们回答的不好甚至没有办法让其他人满意的话,整个计划恐怕会,立马的停滞下来。
就算是他们选择支持,可是大部分官员最终还是会选择投反对票的,因为当他们没有办法,确保这件事情确确实实能够实行下去,甚至连一半的可能都没有的时候,他们也要考虑一下整件事情最终的成功率了,如果之前的话他们可能会觉得成功率还非常的高,甚至还给予一些支持,但是如果成功率非常低的话,他们就不得不慎重的对待自己的投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题。
如果是在之前,他们可能还没有一些什么其他的想法,可是在现在的这种状况下其实已经不存在那种了,毕竟这项制度已经实行了很多年,这些年来他们通过相同的方式决定了很多事情,同时也让这种方式更加的合适的为他们服务。
朝廷赋予了他们权力,自然希望他们能够用这种权力更好的为大明帝国服务,所以才出现了现如今的这种状况,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完美的持续下去的话,意味着他们所做的事情就出现了失败,朝廷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存在,高层也不会允许。
工部尚书郑赐站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