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方正即能直言极谏者;贤良文学即品德与文才兼备;直言极谏即正直的言论谏诤;孝弟力田即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致力于农事;
明经即明习经典;明德即睿智有美德;明法即通晓法令;至孝即极尽孝道;有道即有才艺道德;敦朴即敦厚朴素;
高节即高尚的节操;质直即素质纯朴正直;清白即谓品行纯洁,没有污点;尤异即政绩优异;
治剧即处理繁重难办的事务;勇猛知兵法即英勇彪悍且熟悉兵法。
征辟制为召布衣出仕,国君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任子制是任用高官子弟为官的一项制度,郑骀规定官员三品以上,视事满三岁,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
郑骀写了一篇《求贤令》布于天下,其内容为: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邦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寡人欲兴郑室,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贾五羖而在市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在后世,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而在这个时代,每个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图腾,也就是族徽,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旗。
郑国的图腾是麒麟,郑骀便将国旗设计为长方形红底金色麒麟图案。
郑骀下令在王宫外的广场上栽上了旗杆,规定每天辰时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因此郑骀准备训练出仪仗队负责升旗仪式。
郑骀规定全国所有政府机构都要栽旗杆,挂国旗,郑邑每天都要在长乐宫外的广场上举行升旗仪式,因此郑骀还专门从卫尉中组建了一支国旗护卫队。
有了国旗自然要有国歌,于是郑骀又作国歌:溱水涣涣,岁有高廪。洧水瀰瀰,牛羊穰穰。昊天降福,烝民安康。溱水涣涣,民之质矣。洧水瀰瀰,邦彦明德。昊天右序,郑乃其昌。
郑骀又定军歌为屈原的《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郑骀规定升国旗之时,在国旗附近的所有人,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必须要驻足、疑立,注视国旗。
郑骀为纪年方便,以其即位元年为郑元元年,即郑元1年,往前为郑元前某年。
郑骀又以“天禄”为年号,郑元元年即天禄元年。
天禄取自《尚书·虞书·大禹谟第三》: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百姓穷困,那么社稷就会不保。
以天禄作为年号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而且天禄本身是个吉祥词。
郑骀命户部丈量土地、登记人口,郑骀准备将郑国所有的公田以及罕氏一党首脑之田全部分给了庶民,也是按亩收税,上田十五税一;中田二十税一;下田二十五税一。
这个时代因宗法制而讲求昆弟之义无分,也就是说不分家。